杏乃医家之花,艾乃医家之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3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42
导读

艾的香味来的太直接了,没有复杂的香氛和悠远的香韵,就是那么粗犷、不收敛,在阳光下浓浓地散发着熏人的气味,还夹杂着厚厚的土腥气味。 春天艾草生长旺盛,成为人们的盘中餐;端午前后又是采艾的季…

现在大家终于过上了坐在家里就是对社会做贡献的日子了!那么在家里做什么呢?吃饭、睡觉……也会憋出病来。怎么办?建议动静结合,虚实结合:静其神而动其形,虚其心而实其腹。可以读读经,炼炼功。把这一段时间当成闭关修身的大好时机。出关时等待你的就是灿烂的阳光………

趁着假期调整自己,静静地听张其成教授的音频课程,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假期体验~

来源丨四季本草手记

艾叶是群居的植物、一个地方只要出现一棵、往往就能繁衍出一片来。水边的艾草长的约有半人高,一根根密密直直地向上生长。深绿色的叶子没有一丝杂染,一片一片都那么精神抖擞。叶子的背面密布灰白色绒毛,风吹来深绿浅白间杂着。叶片约有手掌大小,如伸开的羽毛状散开。摘一片叶子,捻碎了, 青草夹杂着艾蒿的香味直窜鼻子。

艾的香味来的太直接了,没有复杂的香氛和悠远的香韵,就是那么粗犷、不收敛,在阳光下浓浓地散发着熏人的气味,还夹杂着厚厚的土腥气味。

想起在没有蚊香的年代,老人们会把成熟的艾草收割,或盘在一起。到了夏天傍晚,在屋子和场院中点燃,放出浓浓的烟雾,于是 蚊子和虫蛇便不敢前来袭扰。

记得小时候奶奶每次烧完艾草,屋子里的烟雾还没有散尽,我就提前跑进去深吸几口气。淡淡的艾烟很好闻。可不喜欢它的人将其称臭艾,常常将它与高贵的兰花香气相比,并用 兰艾不分来比喻。

熏人的艾叶还是端午时节用来 防痱子的法宝。 小的时候过端午节,奶奶都要为我们兄妹几个煮了一大盆的艾叶水。哥哥大了,不愿意泡澡,他站在澡盆里,奶奶用温热的艾叶水从头上浇下去。奶奶惦着小脚,站在比她还要高的哥哥边上,一边从洗脸盆里舀水,一边说:“ 别淘气好好洗,艾叶能解毒,洗了就不长痱子”。 也许真是艾叶的功劳,从小到大不知道什么是痱子,也没有发现兄弟们长过。

春天艾草生长旺盛,成为人们的盘中餐;端午前后又是采艾的季节,在《诗经・采葛》:“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看来在久远的年代,美丽的姑娘也在采艾,那时采艾用作什么呢?在民间流传着“ 杏乃医家之花,艾乃医家之草”的美称,治病是它的主要用途。

艾以叶入药,新鲜生艾晒干后避光储存,生艾叶就会慢慢老化。时间降服了艾的烈性,散去了艾的燥气,药性更温和,所以古人说:“ 家有 三年艾,不用郎中来”。陈艾是加工艾绒的原料,将陈艾置于石臼,反复舂打,除去了最后的生味,最终成为柔软如棉的熟艾,药性就成了热性。无论生艾、熟艾,其实它的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在于它的 温热。艾不仅仅是食品,也是药物,与我国的民俗和生活密切相关,还在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中起着不小的作用。

艾的作用非常神奇。曾有一亲戚婚后多年不孕,过寒假回家特地来北京找我看病。一问她的症状是手脚冰凉,小腹冷痛,经量少,腰膝酸痛,舌淡苔白。一看就是气血不足,宫寒不孕之证。于是就给她用调经种子的艾附暖宫丸加减,在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芪、太子参等补气养血的基础上,加入艾叶、肉桂、菟丝子等暖宫调经的药物。嘱咐服用一个月后再联系。一月后,痛经明显改善。不到三个月来信惊喜地报告已经怀孕了!由于亲戚平日吃素,此时嘱咐她增加营养,给了她一个小秘方, 艾叶煮鸡蛋,吃鸡蛋,喝艾叶水,暖宫保平安。

艾与灸自古就连在一起,从中医院的针灸科,到养生馆的按摩床,艾叶燃的气味透过门窗,飘散成一张特殊的名片,哪里有这种气味,人们就知道哪里有艾灸,哪里有中医。现在艾灸也成了中国家庭的常见保健方式,我自小脾胃虚,前几日吃了些生冷之物,腹胀腹泻,大便也不通畅,吃了不少药,作用不大。想起了艾灸,特地从网上买来简便的艾柱,在神阙、关元、中脘、足三里连灸三壮,顿时感觉一股暖流自外向内传导,熨帖了肠胃,那个舒服的感觉难以描述,诸证顿消。

艾草生于田野,却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甚至带着烟火与针灸走向了世界,形成了独特的艾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是温馨,是关爱,是守候,是热情。只要有艾存在的地方,火就会燃烧,火的光芒温暖着人们。

在看哦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