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那年春节,20多万志愿军官兵在战斗中度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69
导读

世界第一强国的战争机器以惊人的速度转动:从美国本土和其他地区抽调的大批二战老兵迅速补充到朝鲜战场,各种战备物资源源不断调往交战前线……至第四次战役开战前,投入到朝鲜战场的“联合国军”已经超过60万,…

来源 | 第一军情

1951年2月11日,大年初六。黄昏时分,志愿军突然对东线北犯之敌发起猛烈反击。

茫茫雪野泛着淡淡的白光。就在600多门火炮一齐急袭的同时,穿插到敌后的一支支志愿军部队,迅速对敌包抄围歼。这,就是朝鲜战场上著名的横城反击战。

此时,第四次战役已经持续了整整半个月。东西两线,中朝两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成了胶着状态。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本想让早已兵困马乏的部队休整到3月——怎料,已经败退至北纬37°线的“联合国军”会在第三次战役结束不到三周,就纠集了23万重兵开始大举向北进攻。

第一次战役,志愿军歼敌1.5万,把气势汹汹冒进至鸭绿江边的“联合国军”赶到了清川江以南;第二次战役,志愿军一战毙伤俘敌3.6万余人,彻底粉碎了“联合国军”所发动的“圣诞节攻势”——在让美军损兵2.4万,遭受“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的同时,一举扭转了朝鲜战局;第三次战役,中朝军队以伤亡0.85万人的代价歼敌1.9万,占领汉城,兵锋直至“三七线”。年轻的中国军队三战三捷,一个古老民族以崭新的形象屹立在世界东方。

美国人显然不甘心接受这样的失败,更不甘心从此撤出朝鲜半岛。

1月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增拨200亿美元作为国防费用的法案:1951年度美国军事预算猛增到450亿美元,暴涨了80%——1950年,中国GDP总共也不过1896.18亿美元。两天之后,杜鲁门又要求国会将现役兵力增至350万人,每年生产5万架军用飞机和3500辆坦克,并提出“延长并修正征兵法”、加重税收等10项关于战争动员的立法提案,坚持侵朝战争,积极扩军备战。

世界第一强国的战争机器以惊人的速度转动:从美国本土和其他地区抽调的大批二战老兵迅速补充到朝鲜战场,各种战备物资源源不断调往交战前线……至第四次战役开战前,投入到朝鲜战场的“联合国军”已经超过60万,喷气式飞机1170余架,包括19艘美国航母在内的200余艘舰艇虎视眈眈游弋在半岛周围海域。而此时整个志愿军的全部车辆,还不及美军一个军的车辆数量……

美国人笃信实力就是战斗力。马修·邦克·李奇微中将的自信也就在于此,那就是美国无以伦比的硬实力。

55岁的李奇微是在“联合国军”发动的“圣诞节攻势”惨败之后,“临危受命”接任丧命于车祸的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之职的,杜鲁门还让他兼任了“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以示重用。在美国军方,李奇微虽然没有五星上将麦克阿瑟那么大的名声,但战争经验却并不比前者逊色。西点毕业后,李奇微曾留下任教,后来指挥第八十二空降师在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实施美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夜间空降作战,诺曼底登陆战役后升任美第十八空降军军长。

李奇微的特点是眼光独特,大胆心细。第三次战役,面对中朝军队猛烈攻击,他把南朝鲜军8个师放在一线,而将美英军队放在二线,从而让后者得以迅速撤退,减少了损失。几番交手与试探,李奇微甚至捕捉到了中国军队的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志愿军发起的每场战役几乎多是5至7天左右的“礼拜攻势”,他由此断定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极限为一个星期。眼下,长驱直入的志愿军显然就处在战场补给最为困难的时候。他命令:“联合国军”战机不分昼夜倾巢出动,不仅要彻底摧毁中国军队的补给线,还要用燃烧弹、照明弹把黑夜变成白昼,最大限度地抵消志愿军的近战夜战优势。

事实上,志愿军此时面临的困境远比李奇微估计的更加恶劣。从1950年10月25日打响出国作战第一仗,志愿军连续鏖战超过100天,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几乎达到一半;朝鲜的村庄已被美军或炸或烧,志愿军只能穿着单薄的军装睡在冰天雪地里;那是朝鲜50年来最寒冷的一个冬天,志愿军不得不在冻得似铁般坚硬的土地上修筑简易工事,对抗敌人一次又一次狂轰滥炸和猛烈攻击。与前三次战役相比,第四次战役中,中朝军队的兵力也不占优势,“联合国军”的进攻兵力为23万,而中朝军队的一线防御兵力仅有21万。彭德怀同时担心,朝鲜地形狭长,我军又无制空权和制海权,一旦敌人大规模空降或像仁川登陆那样突然出现在我方背后,后果将不堪设想。

双方的交战,演化成钢铁与意志的较量。美军一个师拥有4个重型炮兵营、1个防空炮兵营及师直属重型、中型坦克营,各类火炮959门,仅是70毫米口径以上火炮就达330门;而志愿军火力最强的第三十九军,拥有的105毫米榴弹炮仅为54门、155毫米榴弹炮18门,其他各类山炮野炮也只有120门。此时此刻,如果说美国士兵所依靠的,是世界第一强国令人生畏的工业制造能力;那么,中国士兵所依赖的,则是敢于胜利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了。

按照彭德怀制订的“西顶东反”作战方针”——在西线,有着“旋风将军”之称的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率领志愿军两个军和人民军一部,在68公里的战线上重点防御,抗击包括美军第一、第九军6个师和土耳其旅及英军第二十九旅在内的“联合国军”主力,硬是让两支美军“王牌”部队14昼夜只前进了18公里;而在东线,另一位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则指挥部队在节节阻击中诱敌深入——2月9日,大年初四,美军第二师一部及南朝鲜军第三、第五、第八师抵达横城,翼侧暴露,态势突出——志愿军果断抓住战机,2月11日,春节过后第二天,东线中朝军队在33公里的正面战场上,发起了横城反击作战。

“联合国军”的“霹雳作战”最终变成了中朝军队的“霹雳反击”——志愿军的大胆穿插和层层包围战术再次发挥威力,不到34小时,全歼南朝鲜第八师全部3个团、美军第二师1个营及南朝鲜第三、第五师各一部共1.2万余人……南朝鲜八师十团团长权顺泰和侵朝荷兰军司令奥登被击毙,敌我伤亡之比为3.72:1。

兵败横城。李奇微对南朝鲜军队的失望到了极点,他在回忆录中写到:“我们被迫又放弃一些地区,在中共军队的进攻面前,美军第二师又一次首当其冲,遭受重大损失,尤其是火炮的损失更为严重。这些损失主要是由于南朝鲜第八师仓皇撤退所造成的。该师在敌人的一次夜间进攻面前彻底崩溃,致使美第二师的翼侧暴露无遗。南朝鲜军队在中国军队打击下损失惨重,往往对中共士兵怀有非常畏惧的心理,几乎把这些人看成了天兵天将……脚踏胶底鞋的中共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南朝鲜军队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朝鲜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

这一战,志愿军缴获各种炮139门、火箭筒122具、坦克7辆、汽车550辆——足足可以装备一个炮兵团和一个汽车团。

那个春节,20多万志愿军官兵在战斗中度过,他们的食物依然是一口炒面一把雪。

10天之后,回国汇报的彭德怀在中南海怀仁堂谈到朝鲜战场上的艰难,几度哽咽:“第一线部队的艰苦程度甚至超过长征时期,伤亡了那么多战士,他们为谁牺牲?为谁流血?现在既没有飞机,高射火炮又很少,后方供应运输条件根本没保障,武器、弹药、吃的、穿的,经常在途中被敌机炸毁,战士们除了死在战场上的,还有饿死的、冻死的,他们都是年轻的娃娃呀!”

那一年,是农历兔年,也是新中国第二个春节。距今整整69年。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2188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