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蜂号(CV-18)是为美国海军建造的埃塞克斯级航母。这是新的更大型航空母舰,从约克镇型号汲取了教训。舰体被加长,成为新一代“大航母”,包括甲板边缘的电梯都是新的设计理念。
除了能够携带更多飞机外,新设计还安装了得到增强的防空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在太平洋地区服役广泛,战后一直服役直到1972年退役。
航母(CV-18),于1942年3月18日在霍河造船厂开工建造。在接下来的一年半中,航母的船体逐渐建造成型。在1942年秋天,这艘原名为奥里斯卡尼号还未完工的航母,名字被改为黄蜂号,以纪念西南太平洋被日军I-19鱼雷击沉的同名航母。
黄蜂号航母于1943年8月17日下水。随着二战战火熊熊燃烧,船厂的工人们加紧完成了航母的建造,并于1943年11月24日开始服役。
进行了一次巡航和改建之后,黄蜂号在1944年3月离开太平洋之前在加勒比海进行了训练。4月初抵达珍珠港,航母继续接受训练,然后航行至马朱罗,并加入了副海军上将马克·米切尔快速运输特遣部队。
5月下旬,针对马库斯和威克群岛的突袭行动,开始了对新航母战术的考验,当飞机袭击天宁号和塞班岛时,黄蜂号在下个月开始对马里亚纳斯群岛作战。
1944年6月15日,黄蜂号航母的飞机在盟军登陆塞班岛战役的开场行动中为其提供了支持。四天后,黄蜂在菲律宾海战役中取得的惊人胜利。6月21日,黄蜂号和USS 邦克山(CV-17)被派去清剿败退逃离日军。但是通过搜索,他们并没有找到残余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