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262作为世界上第一款正式服役的喷气式战斗机,虽然二战末期的整体颓势中,其作战表现依然可圈可点,哪怕和二战出现的其他喷气式战斗机相比起来,仍然不落于下风。如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行装备,在当年研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Me262喷气式战斗机
最大的障碍就是发动机
喷气式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比喷气式飞机要早得多,具体的成型是在上世纪30年代,这个时候喷气式发动机从结构上走出两条路线,一个是离心式,一个是轴流式。轴流式的空气压缩能力要优于离心式,但是结构更加复杂,对耐热材料的要求也更不同。
Me262的轴流式发动机
德国工程师一开始就致力于更有前途的轴流式喷气发动机,经过不断的技术攻关,总算解决了发动机的耐热材料、轮机结构和可靠性等一系列问题,较早的达到了实用地步。
Me262喷气式战斗机
Me-262采用的是容克公司的尤莫109-004型喷气发动机,静推力850千克,发动机自重720千克,作为早期的发动机型号,飞机的油耗达1650千克每小时,翻修寿命在50小时;尽管仍然比较“短命”,但是算是勉强达到了实际使用的地步。
气动布局的革命
为了研究高速飞行器,就需要更加高速的风洞实验室,在这方面德国人再次走在了前面,通过高速风洞实验,德国人得出一个影响了整个飞机发展的结论,这就是著名的后掠角对高速飞行的影响。
Me262喷气式战斗机
要想提高飞机的飞行速度,光是提高发动机功率是远远不够的,降低飞机的飞行阻力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这个科学发现在二战中可以说只有德国一家掌握并使用,对飞机结构的设计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Me262喷气式战斗机
有了机翼的后掠角,还有机体的整体布局,德国在传统飞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风洞试验,测试不同的机体造型,这种费时费力的高科技实验在当时全世界能做的国家也没几个。
设计师遗漏的问题
在那个依靠机炮作战的年代,战斗机的作战都是在目视距离内进行,Me-262虽然是喷气式战斗机,但是本身并没有达到超音速的地步,因此最初时战机的武器和瞄准系统仍然采用传统活塞战斗机的那套。
Me262的驾驶舱
在测试中飞行员很快发现,高速飞行的Me-262在展开攻击的时候,原来的瞄准装备即使对准了目标,在高速机动中也无法击中目标,后来经过研究才发现,因为飞机飞行速度相对提高,与弹头飞行之间相对速度就变慢了,以往的打提前量那套计算模式就不实用了,瞄得越准反而更加精确地错开目标。
工厂生产的零部件
为此设计师不得不重新设计了一套瞄准装置,而这套装置已经颇有科技风格,有点类似于今天步枪用的红点瞄准器。
结语
Me262作为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其研制难度并不亚于当时的顶级轰炸机B-29。高昂的投入得到的回报是让人欣喜的,作为一款轻型战斗机,而且德国整体局势处于劣势,战机数量又严重不足,Me262在战斗中仍然对盟军飞机造成了很大的战损比。
Me262喷气式战斗机
如果Me262出现在和平年代,那么将是一国的国防大杀器,然而它出现在二战末期的德国,单靠这一款武器已经不能挽救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