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画家冷军这幅画,用纱布和手术剪拼了个图形,你能看得懂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99
导读

这幅创作于二十四年前的油画,是冷军静物油画创作阶段体现“让作品说话”的代表作之一。在创作这幅油画之前,冷军已画过三幅类似的作品,他称之为“世纪风景”系列。第三幅作品《世纪风景之三》(见下图),通过与钢筋…

陈洪标 | 文

这幅画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还真复杂(见下文中的原图)。简单的是画面上画了一张被水泥封死的折叠病床,复杂的是,在这张病床上,上面还有沾满血渍的纱布、旧床单、注射器、手术剪、镊子、棉签等医用物品,而且用这些废弃的物品拼成了一个图形,是一幅世界地图。

▲武汉画家冷军在创作。

很多网友看了这幅画,根本看不懂,不知道这幅画想要表达什么。

▲武汉画家冷军人物油画《小唐》局部。

这幅画创作于二十四年前,出自武汉著名画家冷军之手。很多人只知道这位中国写实画派领军人物,他的人物油画比较出名,比如他画一位到武汉打工的小妹小唐(见上图),被他的好友马云看中,愿意出9000万元收藏,但是被他婉言谢绝。还有他最出名的一幅人物油画《小姜》(见下图),在中国嘉德秋拍上,拍出了7015万元,刷新了冷军作品的拍卖纪录。

▲武汉画家冷军人物油画《小姜》局部。

其实,冷军闻名画坛的作品是静物油画,比如下图画的这四本古书籍,谁看了谁都觉得这是照片,根本不是油画,但这确实是冷军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尤其封面的破损、焦黄的色泽以及上面的大字小字,都很逼真。冷军这种超写实的技法令人折服。

▲武汉画家冷军静物油画。

这幅创作于二十四年前的油画,是冷军静物油画创作阶段体现“让作品说话”的代表作之一。其特点就是以其独到的构思,结合非凡的写实艺术技巧,用画面上的一种东西来说明别的问题,借此来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在创作这幅油画之前,冷军已画过三幅类似的作品,他称之为“世纪风景”系列。这个系列的共同特点是画面的整体造型都是一张世界地图,只是所用的材料和所表达的主题不同。

▲武汉画家冷军油画《世纪风景》。

第一幅作品《世纪风景》(见上图),用细铁丝扎成的经纬线,上面挂着各种形状的干裂泥土,似乎随时都会掉落。冷军就是要通过这些泥土让人联想到“干裂”“枯竭”等工业化后的悲凉景象。

▲武汉画家冷军油画《世纪风景之二》。

第二幅作品《世纪风景之二》(见上图),用废弃的水管、水龙头、螺丝等拼凑而成的画面,揭示工业化后传统文化的缺失和没有温度的冰冷世界。第三幅作品《世纪风景之三》(见下图),通过与钢筋水泥等倒塌的废墟交结在一起的儿童玩具、拖鞋和奶嘴等惨绝人寰的场景,告诉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它已逐渐被钢筋水泥所覆盖,这是人类作茧自缚,将高楼大厦异化成了自己的坟墓。

▲武汉画家冷军油画《世纪风景之三》。

而这幅是第四幅(见下图),画面上是一张被镶嵌在水泥中的病床,上面有一些与生病和治疗有关的用具,很多网友不理解冷军为什么要在这张废弃的病床上,拼出一幅世界地图的形状。它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武汉画家冷军油画《世纪风景之四》。

很显然这幅作品的主题,与生命有关,与生死相关。那么,冷军最初创作这幅作品的出发点是什么?有人说这幅作品富有哲理,“意喻一个亟待医治的世界”。

▲武汉画家冷军油画《世纪风景之四》局部放大。

对此,你怎么看?你能看得懂吗?欢迎发表看法。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2269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