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痛恨文人,于是他发明了一种惩罚,从此士大夫个个颜面扫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05
导读

皇帝又不能定他们的罪,但是,这心里总归不舒服,于是,要发泄下吧,最终,就有了这朝廷的“廷仗”,看你们还敢多管皇帝的事,就打你们的屁股。谁知这明朝的读书人还都硬气,非得将皇帝气的下重手,于是,死于这仗下的大臣,…

“打板子”大概是中国的优秀传统,以至于朱元璋做了这皇帝,突发奇想,将这“家庭式”的教育方式,居然用在了大臣身上。之后,这个惩罚手段,成了明朝独有的一种刑罚,而且,贯穿至终。不少大臣就是由于说话不中听,惹毛了皇帝,被绑着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接受廷仗。

一大男人,就这么被人在自个的臀上拍上几下,听上去应是很丢人。不过,看明朝的历史,这些大臣并没有被这个惩罚给吓到,反倒更是勇猛,非得将皇帝说的龙颜大怒,然后,就领了几板子,有些人一不小心就被拍没了。这个方法的产生,应是与当时的皇帝和大臣的争权有关。

朱元璋将宰相这个职务都给撤了,可见,在他心里是有多恼怒这大臣管的太多了。不过,到了他儿子朱棣这,自觉没有自个老爹能干,能将宰相的活都给承包了,赶紧设立内阁来帮自己干活。皇权的至上,自然不是嘴上说说大伙就认同了。你看皇帝盖个房子,大臣会反对,皇帝选个秀,大臣会发对,皇帝想铺张下,大臣也会反对。

客观说,这些大臣也没有啥不对,错的是,他们管的是皇帝的事。皇帝又不能定他们的罪,但是,这心里总归不舒服,于是,要发泄下吧,最终,就有了这朝廷的“廷仗”,看你们还敢多管皇帝的事,就打你们的屁股。当然,朱元璋不仅要以此震慑群臣,更是要极力从精神上羞辱士大夫,他要打的不是“士大夫”,而是“士大夫”这个称谓前面的“士”。

因为,“士”从孔孟以来,就是“志於道”,他们读圣贤书,就是“仁以为己任”,就是“成仁取义”,而不是仅仅做皇帝的家奴。朱元璋对士大夫的羞辱廷仗,就是要打掉所谓的“士可杀不可辱”、折辱你们的士气,打掉你们的良知,剥夺你们的廉耻。

最后,在血肉和意识都模糊之中,个个俯首帖耳,人人犬马牛羊!

一开始呢,也只不过是吓唬吓唬,就是想让大臣们自觉些,差不多就行了,皇帝有了面子,自个也不会挨那皮肉之苦。谁知这明朝的读书人还都硬气,非得将皇帝气的下重手,于是,死于这仗下的大臣,就不是一个二个了。

就说这朱厚照吧,史学家对他的评价颇有点复杂,不过,有一点诟病是公认的,就是过于追求自个享乐。有资料说他,他于正德十四年(1519)要去江南选美女,大臣力谏反对,结果,有130人被打板子,有10人当场就没了命。

其实,这一年朱厚照玩心突发,想南巡,于是大学士杨廷和反对,认为劳民伤财,其他的大臣也上疏反对,结果,这皇帝很是固执,面对有些官员以死相谏,一怒之下,将107人在午门给打了,死的死,伤的伤,不过大家却是“时以为荣”,皇帝也断了这念头。

不过,这一年皇帝还是来到了南方,宁王宸濠反叛,皇帝亲征,就说这王明阳抢了功劳,还没开仗,就将这宁王给活捉了,好在后来明白过来。这王明阳当年弹劾那个大太监刘瑾,也被打过板子。

后来,看清朝的几个皇帝,几次下江南,好不风光,后人看着也觉得热闹。清朝已经没有了这打板子的惩罚手段了,为啥当时就没有大臣反对呢?清朝的大臣,其实,就是个给皇帝跑腿干活的人,压根就没有了自己的想法。

清朝从康熙开始,大臣依旧是上班的,但是,能进入核心集团的,很少,而且,国家秘密是不公开的。朝廷上大家讨论的不过是些表面文章,如有大臣不听话,那么,就将你远远给流放了,或者干脆冷处理,不用了,要不定个罪全家都倒霉。

这其实比明朝做的厉害,彻底封杀了言论的自由。在明朝,打板子不过是个身体上的惩罚,但是,并没有阻止大臣们发表他们的见解。所以,明朝的这些大臣动辄就死谏,大不了挨顿揍,挺过去是命大,挺不过去也算荣耀,毕竟坚持己见是值得的。

那么,这打板子有无空可钻?

有人说,这监刑官的双脚摆不同的姿势,意味着是轻打、重打还是仅留个性命。这若是牢狱中的仗刑,倒是有可能,拿钱上下打点下。不过,这廷仗,谁知道皇帝哪天不高兴啊,估计都是看着这皇帝的脸色下手的。

那么,为何都是在午门外执行呢?

这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当年老朱定下这规矩,想来就是想将这事做的特严肃点吧,可以起到震慑的作用。这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进出,放在这里执行大家长的“家法”,更多是要让大臣们时刻记着:皇宫的主人是谁?谁真正说了算?

至于这“午门斩首”之说,和现实相差实在太远,皇宫始终是个严肃地,那些罪犯哪配在这掉脑袋。打大臣板子,就是皇帝要折杀自己臣子的傲气和尊严,让他的臣民们,始终有个清醒的认识,不要越矩。

参考资料:

【《明史》、《廷杖之刑》】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