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红楼梦中袭人母亲要赎她回去,为什么坚决拒绝?真正原因她没脸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04
导读

袭人母亲要赎她出来,她却死都不回花家,原因不光是她想给贾宝玉做妾那么简单,而是内心对从小被父母卖掉的恐惧和芥蒂,以及对亲情的失望。 二,袭人出来,她的东西不少,贾家势必不会要回去,拿回来也是一大笔财…

袭人母亲要赎她出来,她却死都不回花家,原因不光是她想给贾宝玉做妾那么简单,而是内心对从小被父母卖掉的恐惧和芥蒂,以及对亲情的失望。

(第十九回)原来袭人在家,听见他母兄要赎他回去,他就说至死也不回去的。又说:“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因此哭闹了一阵。

(第十九回)原来袭人在家,听见他母兄要赎他回去,他就说至死也不回去的。又说:“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因此哭闹了一阵。

脂砚斋 【庚辰侧批:孝女,义女。庚辰双行夹批:补出袭人幼时艰辛苦状,与前文之香菱、后文之晴雯大同小异,自是又副十二钗中之冠,故不得不补传之。】

袭人的幼年很惨,家里突然破产活不下去,父母选择留下哥哥卖了她,小小年纪成了贾家奴才。

不同于香菱有一对爱她的父母。袭人父母与晴雯父母一样,女儿是他们救命钱,随时被牺牲。

又不同于晴雯绝不原谅父母(主要是父亲),连姓甚名谁,父母出处绝口不提。袭人如脂砚斋所说“义女、孝女”,选择原谅父母兄长。

凭借袭人在贾家内外帮衬着,虽然父亲去世,花家到底又再次重整家业,有了赎回她的能力。顺便说一句,花家肯定是做小生意的。当初破产卖女儿,与薛家现状类似。薛姨妈带着薛宝钗来贾家图谋金玉良姻本质与花家卖女儿一样。“袭为钗副”也暗示这个道理。

袭人选择原谅母兄,却不表示当初被卖没有创伤。那么小的年纪被卖做奴隶。受多少欺负不说,只说贾家嬷嬷、大丫头们调教小丫头,哪有手把手耐心教导的?都是非打即骂,言传身教。看怡红院那些小丫头如何怕晴雯,不是晴雯多狠毒,而是代代相传,都是吃那个苦长大。不严格学不会规矩,被主人怪罪下场不如宠物。

袭人不是贾家家生奴才,却一步步做的比谁都好。背后付出多少辛苦,根本无人可说。赖嬷嬷说过一段话,讲出做奴才的心酸:

(第四十五回)“你那里知道那”奴才“两字是怎么写的!只知道享福,也不知道你爷爷和你老子受的那苦恼,熬了两三辈子,好容易挣出你这么个东西来。”

(第四十五回)“你那里知道那”奴才“两字是怎么写的!只知道享福,也不知道你爷爷和你老子受的那苦恼,熬了两三辈子,好容易挣出你这么个东西来。”

袭人所受之苦,让她自立自强。她清楚只有改变命运才能获得自主。贾宝玉性格是难得一见对女儿尊重的男主人,让袭人一早就立下要做贾宝玉妾的目标,更不惜在第五回与贾宝玉“初试云雨情”。有这层关系,袭人不会轻易回娘家。

不过,袭人想做贾宝玉妾却无人做主,可谓前途未卜。按说母亲赎她出去,获得自由身未尝不好。袭人强烈拒绝还在于另外几点原因。

一,花家笃定贾家仁善,可能不需要银子就能放袭人出来。一分钱不花得一个女儿回来,值。

二,袭人出来,她的东西不少,贾家势必不会要回去,拿回来也是一大笔财富,值。

三,袭人正好找婆家的年纪,赎回来找一门合适的婆家,又能得到一份等候的聘礼,还能联姻一份好姻亲。甚至不排除他们已经看好了对象。值。

花袭人一家,曹雪芹明显借鉴了《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贪婪母兄的故事。不能说他们对袭人没感情,但利益至上才是他们所谋求的。袭人洞悉母兄心思,绝不会任凭母兄处置。但这种无情无义的真相,让她怎么有脸说?所以,贾宝玉问起,她都含糊其辞掩盖过去。

还是那句话。看袭人母兄的谋划,就清楚薛姨妈母子的心思。都是将女儿利益最大化。袭人拒绝回去留在贾家,凭自己本事谋一份光明前程,与薛宝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意思相同。

袭人比之薛宝钗,看似身为奴才悲惨,实则更自由。最后结局袭人也要比薛宝钗强,可说各人有各人的命。您说是不是?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您的转发会让更多人看到更多内容,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