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发展日趋完善,如今更是成为继GPS、俄罗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可以说是刷足了存在感。在这种背景下,带有“北斗”字样的其他企业一般也被消费者抱以极高的期待。但下面笔者要说的这一科技巨头,明明是因“北斗系统”而一举成名,如今却显现出几分没落的势头。
这一科技巨头便是北斗星通。据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0年的它,可以说是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首家上市公司。而身为首批获得授权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分理服务单位,北斗星通也一直致力于卫星导航定位事业,凭借着其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为推动北斗一号系统在多个领域的应用起到了卓越的贡献。
但就是这样一个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着颇多渊源的公司,却在近日披露了其公司《关于2019年度业绩报告暨商誉及资产减值风险提示性公告》。据此公告中信息显示,预计北斗星通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亿元到-5.5亿元之间。与此同时,其上一年度净利润为1.0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北斗星通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其净利润加在一起也没有达到5亿元,故而其净利润最少-5.5亿元这一点也意味着,北斗星通仅用一年的时间,便将其10年的利润付诸东流。
对于此次业绩报告中净利润大幅度下滑的原因,北斗星通也对其作出了回复。公司方面表示,主要是因为公司商誉减值5.3亿元导致,而且相比于公司商誉减值带来的损失,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5100万元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4000万元以及存货跌价准备3200万元,根本就不算什么。
至于公司商誉减值的原因,还要追溯到北斗星通自2015年便开始围绕“北斗+”进行的一系列产业并购的时间段。前前后后仅是两年的时间,北斗星通便收购了包括东莞云通、法国intech和加拿大RX等在内的多个公司。在建立起上以芯片、天线等为主的导航产业基础产品核心优势、下到以汽车为主要应用场景的市场后,北斗星通的商誉价值也水涨船高。
而截止2019年Q3季度,北斗星通商誉账面余额已经高达15.77亿元,即使如今商誉减值5.3亿,但依旧有近10亿的商誉减值隐患,在未来不断威胁着北斗星通的盈利。
此外,北斗星通在2019年投入的近2亿元研发费用,同样也是公司净利润呈负数的诱因之一。那么在你看来,北斗星通是否还有逆风翻盘的可能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