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攻”变“航妈”?这些关要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89
导读

目前航母舰载起飞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滑跃起飞,这就需要在甲板前端安装上翘的飞行甲板,我国的“辽宁舰”以及英国的“女王级”航空母舰就是这种航母。 美国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在设计时就考虑了搭载垂直起…

“世界这么大,都想要航妈”!这句话道出了多少拥有领海的国家的心声,但航母是妥妥的吞金兽,除了经济大国强国,普通中小国家想要拥有航母,难度很大!这就相当于哪位读者大大给小编我一辆豪车,但我可能连养都养不起!可是这就算了吗?不是!自从AV-8B和F-35在“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上成功起降后,许多国家深藏的“航母梦”又重新燃烧起来了,利用“小平板”,成就大梦想!梦想很美好,但实际情况究竟怎样呢?小编个人觉得,要想“两攻”变“航妈”,最起码这些关是要过的!

(本文所指航母特指固定翼飞机航空母舰)

世界第一款能实际搭载固定翼战机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

舰载机起降

航空母舰的战斗力主要在于其搭载的各类作战飞机尤其是固定翼战斗机,这就如同战士手中的武器,失去舰载机,航母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两栖攻击舰要想变身为航空母舰,第一个任务就是能在其飞行甲板上起飞的固定翼舰载机。

目前航母舰载起飞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滑跃起飞,这就需要在甲板前端安装上翘的飞行甲板,我国的“辽宁舰”以及英国的“女王级”航空母舰就是这种航母。另外一种就是安装弹射器,就像弹弓一样把舰载机弹出去,主要代表是美国的“尼米兹级”和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

航母的两种不同起飞方式

两栖攻击舰的飞行甲板很明显都不具被这两种舰载机起飞能力。后期加装代价太大,也不现实,那么这就需要第三种舰载机起飞模式---垂直/短距起降来助力了。垂直/短距起降战机是唯一一种可以在两栖攻击舰上起飞着陆的固定翼飞机,目前世界上研制成功并服役的只有英国的“鹞”式亚音速战斗机、美国的F-35B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以及前苏联曾经研制的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以及接近服役的雅克-141战斗机。而这四种战机还在服役且具备较强战斗能力的,也就只有美国的F-35了。换句话说,要想在两栖攻击舰上配备堪用的固定翼飞机,F-35是最优也是唯一的选择。不过坊间传闻,当年俄罗斯在打算购买发过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时,可是实实在在考虑过复活雅克-141垂直起落飞机的,不过后来舰艇告吹转卖埃及,复活雅克141也就真成传闻了。

旱地拔葱的“海鹞”AV-8B

足够的吨位

现在,你有了垂直起降的战斗机了,那么下一个问题又出现了:你的船要扛得住!足够的排水量才能让航母拉得动足够多的舰载机。不要跟我提泰国7000吨级的扎克里.纳吕贝号 ,9架AV-8B,而且船身是商用标准建造,用来打仗,纯属是在开玩笑。

纯属打酱油的世界最小航母

要想让舰载机形成足够的打击力量,航母就要携带足够多的燃油和舰载机。吨位就得往上走。根据入门级轻型航母标准,2万吨级是最底限,还得是标准排水量。这样一来,法国的“西北风”和日本的“出云级”算是刚及格,美国的“黄蜂级”、“美利坚级”和咱们的“075型”算是够标准。韩国的“独岛级”就有些够呛了,换句话说,满载都达不到2万吨的两栖攻击舰,基本是不具备成为航母的可能的。

颜值超高的075“白富美”

堪用的甲板

虽然外观相似,但两栖攻击舰的飞行甲板和航母的飞行甲板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当然说的不是外形,而是材质。

两栖攻击舰因为大部分起降的是直升机,对航母的冲击力不大,再加上大部分国家的两栖攻击舰都很看重效费比,所以两栖攻击舰的甲板强度要求虽然高,但不是变态级别。但航母甲板的要求可是神级难度,雄心勃勃的“南亚一哥”三哥造航母,甲板钢材都得从俄罗斯买,不到货就得停工等货,可见难度之大。航空母舰在运行舰载机的时候,无论是起飞时的尾焰烧灼还是降落时“拍”在甲板上的冲击力,都是两栖攻击舰飞行甲板不能承受的。曾经有消息称,我国002型航母的甲板每平方厘米可承受的冲击力为8吨!这样的冲击力,别的不说,在两栖攻击舰甲板上砸个坑是分分钟的事。

舰载机降落时对甲板的冲击力相当大

美国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在设计时就考虑了搭载垂直起降飞机的能力,专门对飞行甲板进行强度方面和耐高温方面的处理,但在F-35B上舰测试时,依然出现了甲板涂层和表面材料在起降过程中被发动机尾流熔毁的情况。可见,两栖攻击舰要想真的变身航母,增加甲板强度,涂装耐高温图层时必不可少的一关,换句话说,没有堪用的甲板,“两攻”变“航妈”,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F-35B在“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上实现垂直起降

其他配套系统

1、舰载电子及雷达系统:

航母和两栖攻击舰虽然都布置了舰岛,但舰岛内部的电子系统却大不相同。现代航母大都以多波段相控阵雷达作为其主要对空搜索雷达系统,一方面担当航空警戒,另一方面也起到辅助发现空中目标的作用。同时,多工作频段为多工作模式提供可能。但两栖攻击舰上的雷达系统大都采用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如果要搭载固定翼战斗机,雷达性能提升是不能绕过的一关。

我国产航母舰岛上方配备的3D多频段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

2、足够大的机库:

两栖攻击舰甲板下方的机库一般只用来停放数架至十数架直升机,其余空间一般用来布置泛水式坞舱,用来装载小型战斗舰艇。如果要变身航母,机库面积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比如美国“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携带固定翼舰载机的要求,所以放大了机库面积。这就导致坞舱比前型“塔拉瓦”级还要小。在已建成的两栖攻击舰上改装机库是极不现实的,所以,除非是提前设计考虑,否则,在现有两攻舰平台上改装航母只能是邯郸学步了。

“黄蜂级”硕大的机库

两栖攻击舰变身航母,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并不是拉几架飞机就可以的小事。作为海军舰种种仅次于航母的大型舰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除非确有必要,还是各司其职的好。

关于两栖攻击舰变身航母,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评论指正!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