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春节已结束,不少地区也已开始复工,作为不得不动身返程上班的一组,该怎么办?返程途中、回到家里、到单位上班、办公室里,该如何做好防护?
对此,微医君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卫健委等各个权威途径的防护建议,结合微医互联网总医院出版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为大家整理了一版详尽的《节后返程返岗防护指南》,供大家使用。
返/ 程/ 前
提前准备好口罩和消毒用品
在决定返程前,也需先衡量自身的身体状况。一般来说有发热等症状的人群不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防给同乘旅客带来更大的恐慌,甚至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建议此类人员向用人单位说明情况,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延期复工。
身体无恙的人群在返程前需提前准备好口罩(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消毒用品(消毒液/消毒湿巾/免洗洗手液等)。其中飞机上不能随身携带酒精、消毒液,建议携带消毒湿巾。
提醒:如果是乘坐飞机、火车、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一定要佩戴防护效果好的口罩(如N95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不建议使用普通的纸质口罩、棉布口罩、海绵口罩、活性炭口罩!
返/ 程/ 中
私家车or公共交通工具, 都需戴口罩
1、乘坐私家车返程的人群
私家车自驾回程也不是绝对安全,虽然开启车内内循环的阻隔率确实要比外循环稍好一些,但车辆内循环只是通过一块翻板来阻断外界空气进入空调管路。车辆行驶时,风力会破坏翻版的密封,外界空气中存在的雾霾和有害气体,甚至是细菌病毒依然会顺着空气进入车厢。因此私家车防疫工作同样不可忽视!
(1)车内依然要戴口罩,但并非必须是N95或医用外科口罩,也可以选择工业用颗粒物防护口罩(GB2626-2006)或者医用护理口罩等;
(2)日常情况下应保持车内环境整洁卫生,有条件的可以对内部物体表面(如车身内壁、司机方向盘、座椅等),采用75%酒精进行喷洒,或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一般情况下,私家车无需消毒处理,勤更换勤清理汽车空调滤芯即可。但是当车辆处于空旷场所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冬季注意车内外温差太大引起感冒。处于地下停车场等密闭环境时,建议关闭车窗,采用内循环方式进行通风。
(3)不要搭载不熟悉的人,尤其是有发热、咳嗽、打喷嚏等症状的人;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搭载了可疑症状者,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量与搭乘人员保持距离,不要开启内循环,尽量保持开窗通风。待可疑人员下车后,迅速将车窗开到最大通风,并对其接触物品进行消毒(车门把手,车窗,座椅等)。
(4)去服务区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级别的口罩以及戴手套,避免在人员密集的地方逗留过长时间。
(5)当出入过公共场所返回私家车后,建议先用手消毒剂进行手部卫生消毒,再触摸车内物件。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程的人群
(1)在火车、高铁、飞机等密闭的空间中,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尽管中国疾控中心建议普通民众口罩不必一次一换,但如果发现口罩出现破损、污染、潮湿等情况时还是要及时更换;
(2)对扶手、座椅、桌子等身体能够接触到的地方可以用携带的消毒用品(比如消毒液、消毒湿巾)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3)尽量不要在火车上进食食物。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除了呼吸道传染之外还可能有通过接触传染,如果病毒携带者或感染者使用了扶手、座椅等,都可能造成污染。
所以,建议在封闭空间里,不要和其他人共同使用水杯;尽量不要进食食物,如果一定要吃食物,建议在进食之前用肥皂或消毒液做好手部清洁,减少接触传染;
(4)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最佳距离为1米以上),不要与陌生人近距离交谈;
(5)不要对着别人咳嗽、喷嚏、打哈欠等,打喷嚏时可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6)如果车上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听从工作人员的指令,及时自我隔离,听从安排进行排查检测,不可私自离开。
提醒:到达目的地后,外套上有可能因为接触感染而携带一些病毒。如果个人比较担心,可以将外套等消毒、清洗,或者晾挂在阳台上通风处晾晒。
返/ 程/ 后
警惕办公场所3个高危地带
——电梯间、食堂、办公室
返程后,不少人面临的就是返岗问题,重新回到办公场所,大家多少还是有些担心,办公室里人这么多,会不会有感染风险?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有效防护呢?
1、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出行
● 首选步行、骑车、自己开车上班;
● 如果必须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请全程佩戴口罩;
● 避免在公交、地铁上吃东西,下车后如果不方便及时洗手切勿用手接触眼、耳、鼻、口等处。
2、 戴口罩乘坐电梯(不管电梯间有没有人)
● 即便电梯间内没人,也要戴口罩!因为如果之前有人咳嗽或是打了喷嚏后离开,那么电梯间内则充满了飞沫,包括你按电梯按钮的手指也沾满了飞沫;
● 在电梯里按键时最好隔着纸巾(或用钥匙、手机等物品代替手指)去触摸按键;
● 等候电梯时站在厅门两侧,不要离厅门过近,不要面对面接触从电梯轿厢中走出的乘客;
● 尽量避免与多名陌生人同乘电梯,时间充裕的乘客可耐心等待下一班电梯;
● 有条件的公司建议安排专人每隔1小时都对电梯间进行酒精消毒,特别是按钮区。
3 、第一时间洗手、消毒
● 到了办公室后第一时间先洗手;
● 除了洗手,我们对自己手部会接触到的物件也需要进行一次消毒,比如手机、门把手、鼠标、键盘、工作证、文具、椅子等。可选用75%的酒精对这些物品进行喷洒,随后自然晾干。
4、佩戴口罩,谈话保持适度距离
● 即便在办公室内,也仍需要佩戴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相对更透气舒适);
● 与人谈话保持1米的距离(一米外病毒载量大大减少,也大大降低了传染风险)。
5、保持办公室通风(尽量不要开中央空调)
● 每天办公室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20~30分钟;
● 如非必要,尽可能少开会、少集中;
● 公司尽量不要开中央空调,可以开分体式空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陈恩富表示,如果有一个确诊患者在大厦里工作,那中央空调系统就很可能成为传播的高危因素,而对于中央空调的消毒,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6、错峰就餐,吃饭时少讲话
● 公司可采用错峰就餐制,避免员工扎堆就餐;
● 避免面对面就餐,最好能单独用餐;
● 去餐厅的途中和取餐时,全程佩戴口罩,直到吃饭前的那一刻,再摘下口罩;
● 就餐时尽量不要和旁人说话(尤其是陌生人);
● 就餐前,一定要先洗手,饭堂回工位前,也必须洗手。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病毒在外界的存活能力不是特别强,医用酒精和胶冻状洗手液都能很好地消毒,勤洗手和戴口罩一样重要!请大家在吃东西前、外出归来或是要接触自己面部前(特别是口鼻眼),一定一定要先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