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给越南造成的破坏有多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20
导读

越南战争期间中国对越南援助的物资之多、种类之广、力度之大,对当时的中国而言可谓已经尽心竭力了。中国随即结束对越援助,而两国也在不久之后便发生了军事冲突。中越分裂后苏联援助并未完全弥补中国援助停止后的缺口,尤其…

越南战争期间中国对越南援助的物资之多、种类之广、力度之大,对当时的中国而言可谓已经尽心竭力了。而为了保证援越工作的正常进行,中方将工作做到了细致入微。当越南提出的援助需求超过中国的生产能力时,人民解放军不仅动用库存,甚至抽调现役装备满足越南的急需。

而对于中方没有研制也没有装备的武器,一旦越方提出要求,中国就马上投入研制,成功后便大批供应越南。比如援越防弹衣,当时中国从未研制过,也没有装备过,越方提出这类要求后,中国有关军事部门和科研单位立即组织研制,经过20多个军用和民用工厂试制后,制造了10万件提供给越南。

没想到换来的是越南迫害华侨、在南沙寻衅、入侵柬埔寨等,中越开始由合作走向冲突。1978年,越南加入苏联的经互会,同年11月,苏联和越南签署《越苏友好合作条约》,双方建立军事同盟关系。中国随即结束对越援助,而两国也在不久之后便发生了军事冲突。一直以来,每每提及1950-1978年中国对越南的援助,国人都会愤愤不平,感慨中国的慷慨无私,指责越南的忘恩负义,甚至有人说援助本身就是得不偿失

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1979年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布胜利,撤出了越南。那我军在撤出越南后情况又是怎样呢?

对越自卫反击战,给越南造成的破坏有多大?不得不说做法真解气!对越南方面来说战争的影响是持久的,国力遭到了长期消耗和破坏,最终不得不改弦更张。1979年,中国军队为我国将来一段时间的安全着想,在撤退回国的过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资,并沿途摧毁了越北地区的军政设施、公路、铁路、矿山。在抗法和抗美战争期间,出于安全考虑,越南(北方政权)一直把全国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大部分都建设在中越边境。

即使在74年赢得全国统一后,应该主要是出于惰性,也基本保持了原状。直到78年中越分裂和敌对已经彻底公开化激烈化,才开始急忙向南转移,但由于运力不足,战争开始前仅转移了少部分物资。而这些储备物资仓库所在地区,基本都在战争中被我军控制,除部分缴获转移回国外,我军在撤退前将剩余的大部分物资就地销毁。

越南经过长期战争,国力虚弱工业匮乏,长期依赖外援维持其庞大的军政机关和部队。中越分裂后苏联援助并未完全弥补中国援助停止后的缺口,尤其是苏联本身就不擅长的轻工业制品、以及消耗极大的一般性军事装备。战备储备物资本来是其渡过缓冲期的重要依赖,由于突然的巨大损失,导致越军到80年代初,后勤补给水平就急剧下降。

事实上,这场战争对中国外交局面的打开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此战后,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迅速升温,大量外资源源而来,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同时,又通过战争展现了中国的实力,使香港澳门问题顺利解决,而越南却背上了沉重的战争包袱,失去了十年发展的大好时机。前苏联也因援助越南而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加速了其国家政权的垮台。可以说,这场战争对中国的意义是深远的。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