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曾被誉为“满洲第一勇士”,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顺治帝福临驾崩前立下遗诏,由皇三子玄烨即位,并任命了四大辅政大臣,鳌拜便是其中之一。但是后来鳌拜越来越跋扈,开始专权。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年轻的康熙帝用计将其俘虏。
大臣审讯之后,“列上鳌拜大罪三十,论大辟,并籍其家”,康熙皇帝在亲自审讯之后首先是认定了这三十条大罪一律属实,但是呢,念在鳌拜“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仅仅是将他革职抄家而已(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说是鳌拜被捕后曾经让康熙看他当年为了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康熙被其功劳感动后特赦其死罪)。当年,鳌拜在禁所去世。
鳌拜死了四十多年之后,在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康熙又想起了这个曾经给大清立下无数功劳的“罪臣”,下旨追赐他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即一等男爵,让他的孙子苏赫因袭爵位。清世宗胤禛(即雍正皇帝)继位之后,又对鳌拜进行祭祀,恢复了他一等公的身份,还允许世袭,并给他加封号曰“超武”。
鳌拜的家人此时应该很满意了,毕竟鳌拜本人没有被处死,并且康熙、雍正两位皇帝分别念及鳌拜当年的功劳纷纷给他追封。但是到了乾隆朝一切都变了——在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乾隆突然下了一道圣旨,说:“鳌拜当日自恃政柄在握,辄敢擅权骫法,邀结党羽,残害大臣,罪迹多端,难以枚举。”这实在是大逆不道的奸臣!当年没杀他就是个错误,怎么还能让他的子孙享福呢?于是下旨收回了他的一等公爵,保留了一等男爵。随后,乾隆又翻开旧账,把当年因被鳌拜陷害而革职的官员全都找了出来,让他们的子孙因袭爵位。
鳌拜几乎成了清朝跋扈权臣的代名词,但是他本人没被处死,他的家人大多数也只是被革职而已,虽然后世几经折腾,但总归是都保全了性命,也真是鳌拜一族的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