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菊花吐芬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68
导读

11月17日,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伍仲村妇井农业生态园工人将准备烘烤的菊花摆盘。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特点,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引导农民发展特色菊花种植产业,并依托企业将菊花…

11月17日,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伍仲村妇井农业生态园工人将准备烘烤的菊花摆盘。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特点,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引导农民发展特色菊花种植产业,并依托企业将菊花制成菊花茶、鲜食菊花、中药等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当地农民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11月17日,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伍仲村妇井农业生态园工人在收集采摘的菊花。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特点,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引导农民发展特色菊花种植产业,并依托企业将菊花制成菊花茶、鲜食菊花、中药等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当地农民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11月17日,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伍仲村妇井农业生态园工人将准备烘烤的菊花摆盘。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特点,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引导农民发展特色菊花种植产业,并依托企业将菊花制成菊花茶、鲜食菊花、中药等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当地农民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11月17日,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伍仲村妇井农业生态园工人在展示采摘的菊花。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特点,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引导农民发展特色菊花种植产业,并依托企业将菊花制成菊花茶、鲜食菊花、中药等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当地农民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