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宝妈“一拖二”带娃就医,累的3天没合眼,打盹的一幕让人泪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48
导读

宝妈似乎是一个人带孩子,既然要带着小宝看病,自然也不放心把大宝独自扔在家,因此只好带着两个两孩子一起来到医院。 很多时候,在照顾孩子,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父亲都处于“半隐形”的状态,而相对的,越来越…

冬季对于小宝宝来说是最“难过”的季节,室内外的巨大温差、以及空气中弥漫的病毒,动不动就会让孩子们头疼脑热,这时候生病是最常见的事情。

而且,孩子一旦生了病,难受的可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还有照顾孩子的宝妈们。

每年这个时候,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儿科病房几乎每天都挤满了人,不少家长为了能给孩子排上号,甚至不惜凌晨来排队。而往往排个号也得很久之后才能排到。

我年前的亲身经历,那天去理发,旁边的一个大哥和老板聊天,两口子带着孩子去了某医院排号,下午排上的号,医生估计到他那得晚上七八点钟。

这个大哥干脆带着孩子回家吃了饭,自己又来理了发,然后又驱车回的医院。可见如今带孩子看病有多不容易。

其实这个大哥还算是好的,还有这方便的条件,更多时候只有宝妈带娃看病的时候,才更不便,有些情景只让人心酸感叹。

小宝感冒,宝妈“一拖二”带娃就医,几乎3天没合眼

前阵子网上就有这么一段让人心疼的视频,看完真是让人感叹母爱伟大。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宝看起来有四五岁的样子,小宝也就一两岁大小。这次来医院是因为小宝病了,高烧好几天也不见好转,宝妈只好带着来到了大医院。

宝妈似乎是一个人带孩子,既然要带着小宝看病,自然也不放心把大宝独自扔在家,因此只好带着两个两孩子一起来到医院。

从画面上看,这时候已经是夜晚了,但医院仍然灯火通明,儿科门诊科室也依然挤满了排队的人群。

折腾了很久之后,小宝终于看上了病,各项检查也都做完了,不过等待检查结果还要一阵子,因此母子三人就在等候大厅的长椅上坐下来休息。

因为这些天小宝生病,宝妈带着孩子疲于奔走,早已累的3心力交瘁,如今孩子做完检查,就等结果的空档,宝妈也终于能稍微歇歇了。

坐在椅子上没多久宝妈和两个孩子相继都睡着了。二宝被宝妈牢牢地挂在胸前,大宝则依偎在母亲身边,牢牢地攥着妈妈的手。

这一幕被热心的网友拍下传到网上,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同时引发了人们对母爱的思考。

生活不是一个人的事,养育孩子也不是宝妈一个人的事

大伙在纷纷称赞母爱伟大的同时,也对丈夫的“消失”表示不解甚至愤怒,很多人都在问丈夫去哪了?并且表示,但凡丈夫能出一点儿力,妻子也不至于累成这样。

我们姑且相信丈夫的不出现有一定的道理或者原因,但不得不说的是,如今的时代,“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确实也越来越常见了。

很多时候,在照顾孩子,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父亲都处于“半隐形”的状态,而相对的,越来越多的“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也无一不体现了妻子的心酸。

早在2015年,上海社科院就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的数据结果有些触目惊心,在受访的样本家庭中,父亲教育孩子的占比相比10年前的30%掉到了20%,下降了整整10个百分点。

虽然,在现在的社会中,很多人逐渐意识到了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事实上,意识不代表行动,大部分丈夫依然习惯于“诈尸式育儿”,所有一切由老婆承担。

孩子是家庭的,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需要家中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1)成员之间相互帮助

无论是夫妻间,父子间、还是母子间,都需要沟通互助,这才是一个家庭的最基本的生活常态,爱是需要传递和表达的。一家人应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团结一致的生活。

2)互相尊重,共同进退

团结互助的同时,也要学会互相尊重,不仅孩子要尊敬长辈,家长也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也会向父母学习,变的更优秀。这种身体力行的教育远比“唠叨”有用的多。

3)勇于承担,做好自己

一家人一起生活,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发生争执,这时候大家都应该学会忍让,不要随便去指责对方,出现问题可以静下来好好讨论,一家人没什么说不开的。

真是自己的问题就勇敢的承担责任,不是自己的问题也不要轻易的攻击别人,做好自己的该做的,良性沟通,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也十分有利。

生活从来不容易,养娃亦是如此,希望所有丈夫们都能多一些担当,替宝妈们分担一些压力。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