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十分悠久,而且更加难得的是古代人不仅仅是像原始人一样活着,他们有完整的制度律法,甚至还建立了帝王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本框架,中华民族才得以繁衍至今。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的律法由来已久,相传在唐虞夏时期就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五刑和五教体系,此后朝代律法的变革都是基于这个框架。公元前536年,郑国将法律条文镌刻在了金属鼎上,特地用来彰显制度的重要性。《左传》中“三月,郑人铸造刑书”,记载了这一事件。
郑国虽然奠定了法规的权威性,但是法规被正式整理成文书还是魏国的李悝,他将法规整理成了一部完整的《法经》。后来秦朝时期的商鞅变法就是在《法经》的基础上,将法变为律,以律令的形式颁布。秦始皇统一四海之后,《秦律》影响到了秦人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军事政治还是经济。不过因为《秦律》的诞生还尚未经过实行,一开始只是注重刑罚。
汉朝建立之后,继续沿用《秦律》,不过在这个基础上涨改进了不少。汉代丞相萧何在编撰法律的时候,新加了户律,兴律和厩律。经过改进之后,汉朝有一条律法,即使放在今天也十分先进,甚至被美国沿用至今。
汉代的《九章律》规定,如果百姓的私人财产受到了侵犯,主人可以将这个人处死,并且属于正当防卫,不用负责。汉高祖刘邦十分看重百姓财产的保护,他曾经向百姓许诺,杀人者处死,伤人者抵罪,盗窃也要判刑。刘邦许下的诺言给了百姓莫大的安慰,严惩犯罪者一直以来都是百姓的心愿。古时候,侦察手段还不是很先进,所以不少人愿意为了钱财冒险去偷去抢,不过一旦被捉住,就会受到严惩。
为了避免罪犯有侥幸心理,汉代的《九章律》规定可以将入室抢劫的人处死,这一方面震慑了歹徒,也给了百姓保护自己的权力,不过在清朝时期,这个法律被废除了。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自我保护的国家,所以在美国就一直沿用至今,而且还建议我国重新恢复使用。我国人民现在也十分注重保护隐私,不过对于这条法律是否需要重新恢复,背后还需要进行很多方面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