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这可以说是非常精彩的一部作品,里面对于人物的刻画是非常的细致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可以说是一场男人之间的权谋大戏。从《三国演义》来看的话,这是以刘备为切入点的故事,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刘备是站在正义的一方,而曹操和孙权则是在邪恶的一方,其实并不能这么想,三足鼎立各在一方,没有谁对说错,只有最终取得胜利的人才能叫做对的一方。刘备被认为是正义的一方,也是建立在他是明面上打着这匡扶汉室的旗号。其实内心也是有一定的野心的,这一点刘备倒是没有曹操和孙权来的实在。
在刘备去世之后,整个蜀国就是走向结局,其实这也是必然的事情。必将三国里面没有绝对的主角,虽然是根据历史改变,但是并没有完全架空历史,还是根据一定的历史相应的走势来的。刘备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自己从小就非常疼爱的儿子刘禅,而刘备也知道刘禅的能力并不能够撑起一个国家,这个时候必须有一个人出来辅佐刘禅,来弥补刘禅在治国方面的不足。这个人就是诸葛亮,我们都知道在蜀汉的后期,蜀国大大小小的事物大都是诸葛亮来做主,当然刘禅也是非常乐意的,这样自己就不用操心了,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诸葛亮自然是效忠刘备的,所以他对于蜀国也是掏空了心思,在他掌权的11年间,诸葛亮北伐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打赢了刘禅负责夸赞诸葛亮,打输了也不怪罪诸葛亮。很多人可能觉得刘禅真的是太无能了。乐不思蜀这个词就是用来形容他的,其实刘禅真的是这样的吗,那可不见得。
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曾经向刘禅推荐过蒋琬,当然诸葛亮推荐的人才也都是一些治国能人,一般情况下,刘禅听了之后自然也是很高兴,他也许早就看到了蜀国的结局,所以在把自己托付给蒋琬的情况下,刘禅还是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自己不用做什么事,就能够让自己过得快乐,这个国家也不会这么快的倒塌,何乐而不为呢?诸葛去世后蒋琬开始执政,到246年蒋琬去世一共十二年,这十二年的时间里面,刘禅一直都是出于玩乐的状态,不过大臣们也都习惯了这样的刘禅,他自己也习惯了这样。
蒋琬病重时向刘禅推荐了费祎,刘禅倒也从善如流,重复以前的操作,就是将自己的权利给费祎,所以他就给费祎升官发财,这样本来就忠心的费祎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费祎是非常有才能的,但是与诸葛亮相比还是差很多的,在整个三国当中,能够自认为比诸葛亮聪明的人也没有几个。费祎知道自己没有诸葛亮的才华,所以他一直就采取其他治理蜀国的政策,而且一直都在劝阻姜维,让他休养生息,不要北伐,姜维虽然一直都有北伐的执念,但是无奈得不到政策上的支持,也只能作罢。
正是因为这样,蜀国又平稳的度过了好多年,这期间他也是用了自己一个拿手的计量,那就是授权,后来魏国进攻蜀国,在整个朝堂之上都在反对刘禅头像,不过刘禅似乎有自己的想法,经过腐儒谯周一番话就给说动了,主动出城投降。谯周是个酸书生,当年觐见诸葛亮,和诸葛畅谈天下大事,自己不知道在这里说啥,诸葛亮根本不知道他所谓的才华在哪里,而且被人听了也是觉得这个人太天真,但是刘禅却觉得这是非常的不错的,这让所有人都非常的奇怪。
当时蜀国虽然不是很好,兵力也不足,其实按照蜀国当时的状态,也是非常厉害的。起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肯定是能够守住一段时间的,而且邓艾也是貌死翻山崖进成都,不过只要刘禅前后夹击,其实完全可以战胜邓艾,但他投降了。他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吗?答案是:还真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