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战“疫”行家说之合理膳食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02
导读

———— 我们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杂豆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及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达到25种以上,当然,不计算烹调油和调味品。 奶类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

JIAN KANG

健康开封

KAI FENG

主讲人:韩雪飞

开封市疾控中心食品卫生科科长

河南省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副主任技师

天气渐晴,温度回升,然而原本应收拾好行囊返程上班的人们,此刻仍然被新型冠状病毒困住脚步,留守家中,全国的防疫攻坚战也到了关键时期。

我们除了做好清洁消毒、个人防护外,合理膳食、保障营养同样是人们提高免疫力,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大家自身的健康就是对打赢这场防疫战斗最大的支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宅在家中,如何吃的营养,吃出健康。

_

_

1. 均衡膳食,食物多样

————

我们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杂豆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及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达到25种以上,当然,不计算烹调油和调味品。

可以将12种食物按照进食比例分配到三餐和零食中,早餐4~5个品种(例如:杂粮馒头、鸡蛋、牛奶、黄瓜、香蕉),午餐5~6个品种(例如:杂豆米饭、菠菜、猪肉、豆腐、蘑菇),晚餐4~5个品种(例如:八宝粥、胡萝卜、绿豆芽、苹果),零食1~2个品种(例如:瓜子、核桃)。

_

_

2. 粗细混搭,主食吃好

————

健康与美味兼具的绝佳选择。一种让人沉迷的美食。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其余为精制米面等,当然糖最好小于25g)。

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特征,应 保证餐餐有主食。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它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经济、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粗粮是指加工程度较低的主食,如糙米、全麦等。而细粮指加工程度较高的主食,如大米、小麦等。粗粮与细粮、粮食与豆类所富含的营养元素可以互补,总体提升主食的营养价值。

从营养价值来看,由于粗粮的加工程度较低,谷皮、糊粉层和谷胚被较好保存,因此粗粮中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E、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酚类等植物化学物含量比细粮高。

就食物加工而言,谷类食物加工越精细,其血糖生成指数越高。从慢性病预防控制看,增加粗粮的摄入可以降低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便秘、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经常吃适量的粗粮还可以降低患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的风险。

因此,建议将细粮和粗粮搭配着吃,传统的二米饭(大米、小米一同放入锅中蒸)、八宝粥、红豆包、杂粮馒头、杂粮面条等都是较好的选择。这样一来,增加了食物的品种,实现了粗细搭配,提高了食物的营养价值,促进疾病预防和控制。

因为疫情,最近有很多朋友囤了不少方便面。方便面因为烹饪简单快捷且能提供充足的能量,是非常好的应急食品,缺点就是营养素种类不够丰富,且脂肪含量高,尤其是调料包,不仅含有较多油脂,盐含量也非常高。建议大家在烹煮时,舍弃调料包,同时搭配蔬菜、鸡蛋或者肉类一起煮食,几乎不增加烹饪难度,但如此煮出的面条不仅可以做到少油少盐、也更加美味,又增加营养。

_

_

3. 补充蛋白,优质适量

————

平时饮食中注意增加优质蛋白质,每天保证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奶类和豆制品。

鱼禽蛋瘦肉类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0g,优先选择鱼和禽, 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对于一般健康人群来说,可以不需要特别去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而对于高血脂患者,由于体内脂肪代谢能量受到影响,还是需要注意控制膳食中胆固醇的摄入。轻度贫血的人可以适量补充动物内脏 。

奶类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300g/天,纯奶、酸奶或其他奶制品均可,有乳糖不耐的人可以选择舒化奶或酸奶,并尽量避免空腹饮奶,可少量多次与谷类食物同食;

蛋类各种营养成分齐全,可每天食用鸡蛋1~2个,煮、炒、煎、蒸均可,营养损失不多。煎或炒时注意烹调油的用量,不宜过多,如果使用不粘锅,也可考虑不放油。煮鸡蛋不要弃蛋黄,可与粥汤等同食,减少噎食感。

经常吃豆制品,可选择豆浆、豆腐、豆干、豆皮、豆腐脑等,每天变着花样吃。

特别注意:

鱼禽蛋瘦肉彻底做熟,拒绝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

烹饪时注意生熟食案板和容器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_

_

4. 蔬菜水果,每天适量

————

提倡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各有营养,互不替代。

餐餐有蔬菜,推荐每天摄入 300-500g的蔬菜g,其中深色蔬菜应占1/2,如红、绿、黄叶菜、十字花科蔬菜,优选胡萝卜、菠菜、彩椒、芹菜、西蓝花等。深色蔬菜的营养优势是富含β-胡萝卜素,它能转化为维生素A,因此也是我国居民膳食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而维生素A对促进呼吸道粘膜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天天有水果,保证每天摄入 200~350g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替代水果,在家庭中自制果蔬汁时,也不要弃渣,能够增加肠道蠕动的膳食纤维都在渣里。红色和黄色水果中β-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枣类、柑橘类和浆果类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大家可选择当地当季的水果购买食用。

_

5. 坚果有益,不宜多吃

————

每天一小把坚果。

坚果类食品是过年时家庭常备的零食,富含多种有益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食用能促进人体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平均每天摄入10g左右的坚果。

常见的可选择的坚果有核桃、花生、瓜子、开心果、腰果等。人们在购买时尽量选择原味坚果,避免深加工。市场上热销的盐焗坚果往往盐含量较高,过多食用不仅容易燥热上火引起咽喉不适,还增加钠的摄入,影响血压,更应控制食用量。10g坚果约相当于2个核桃,或一捧瓜子,或15颗花生。

_

_

6. 主动饮水,少量多次

————

每人每天保证足量饮水,建议成年人 每天7~8杯水(1500-1700ml),提倡饮用白开水或淡茶水,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餐前饮用鱼汤、鸡汤、海鲜汤等也是不错的补充水分的方法。

_

_

7. 少油少盐,戒烟限酒

————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

成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6g(最好控制在5g);每天烹调油控制在25~30g。在烹饪食物时,多选择蒸煮等方法,少油炸,并且注意清淡饮食,用天然的调味料。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后控制在25g以下。

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_

_

_

8. 吃动平衡,健康身材

————

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

疫情期间也不例外,虽然是宅在家里,但不要宅在床上。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才能塑造健康体魄。防疫期间,不主张节食、减重,但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保持能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有益于维持健康体重。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办公室,都应避免久坐,每小时主动起来活动一下身体。

_

_

好好吃饭,天天营养,人人健康,众志成城,筑牢身体防线,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_

策 划:马维红

主讲人:韩雪飞

录 制:严 威

编 辑:胡梦竹

参考文章:河南疾控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杨月欣主编.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2016.7重印)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