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将军是很多军迷都非常喜欢的将军,湖南人,从小就在国民学校深造,年轻时,在军事上就崭露头角,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粟裕在读师范学院的时候被安排在叶挺的指导大队,叶挺发现了他这个人才,而在随后,1937年的南昌起义中,粟裕是叶挺的警卫队班长,也就是一个警卫员。而叶挺则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官。
长征时期中央红军主力军进行转移,后来八个省的江南游击队就成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而叶挺则被蒋介石任命为军长。
粟裕那时虽然还是叶挺的部下,但自从加入新四军后,他成了新四军第二支队的副司令员。到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又进行了一次重建,粟裕成了新四军的师长,负责第一师,到了1945年他成为华中野战军的司令员。
就这样粟裕由一个很低的起点——警卫员,到司令员,成为一个能征善战,威震敌胆的大将,这也说明是英雄不论出身。
粟裕将军在抗战中,战功赫赫,但是真正让他展露峥嵘的缺是解放战争,在孟良崮和淮海战役中,用主席的话将,粟裕当居头功,可见他的表现是非常精彩了。粟裕十分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他用兵如神,战术十分灵活,不拘泥于书本的兵法,更多是随机应变,用兵娴熟老道。
后来新中国举行授衔仪式,粟裕因为他的战功十分显赫,被授予开国大将军头衔。他是十大元勋之首,地位崇高,品行也十分令人敬佩。可惜在解放后他不幸遭遇了空难,令人落泪叹息。
戴笠也是一个例子。
黄埔六期肄业的戴笠,本来总司令部里的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当时在总司令部里,军官、参谋基本都是散骑的毕业生,只有戴笠是六期的,人微言轻,没人跟他是一伙的,备受踩踏。他处处掣肘,不能随意出入司令府邸,虽然他在搜集情报上功劳很大,但是上面根本看不见,他根本没机会递交工作成绩。
不仅如此,他们还都瞧不起他,就连警卫、司机都叫他“小瘪三”,对他态度很恶劣,让戴笠工作很不顺。戴笠因为没有银子孝敬上司,竟然被破口大骂,他只能忍受着,期待咸鱼翻身的一天。
1929年冬天,戴笠终于出现了人生的转机,唐生智宣布反蒋,戴笠进入河南进行情报工作,他收买了很多唐生智的手下对他进行策反,最终让上面的行动无比顺畅,而唐被迫下野,他完成了漂亮的“情报战役”。
戴笠晋升中校联络参谋,从此他的好运就开启了。在中原大战时他在瓦解西北军中起到重要作用,负责东北军对接,逐渐独当一面。
1930年成立第一特务组织调查小组,他开始与中统特务机关分庭抗礼,复兴社成立后他在吴宗南推荐下成特务处长。
也就是说戴笠从众人口中的“小瘪三”和被压迫的最底层情报人员,到最大的特务头目,仅仅用了四年的时间,而最终混到少将,达到他人生的巅峰,也只用了九年的时间,可谓晋升速度非常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