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元云(新泰二中)
元宵节,各地习俗很多但不尽相同,除了众所周知的吃汤圆看烟火放花以外,在我的老家,元宵节也俗称过十五,家家户户都要蒸面灯,算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
蒸灯面一般用面作材料,面一定是硬硬的,才能做出灯的形状,蒸熟了后放盖子上等凉透,里面倒上花生油,以谷梗为捻子上面顶着棉花,然后一盏盏点起来,总共十二个,代表十二个月份,娘经常告诉我们说那个面灯燃烧的最亮,哪个月的雨水就旺。或者这是老年人对于来年五谷丰登的一种期盼吧。
每当正月十五天黑的时候,就到了点灯的时间,点灯也是有讲究的,要先点“属相灯”,人手一盏,相互祝福,再点带座的窝灯,分别放在门旁,草垛灯、仓龙灯、钱龙灯则分别放在牲畜圈、粮仓和钱柜上。这样,室内室外灯火通明。整个村子里,每户人家的大门口,都放着两个面灯,孩子们手提生肖灯在村子里逛,嬉笑打闹着乐的比东比西,比着谁的面灯最大最漂亮。老年人端着窝灯,照遍里里外外,据说这样一照,就不会受蝎子蜇、虫子咬了。
娘蒸的面灯一般都很精致,小时后,每次娘捏面灯的时候,我就蹲在一边聚精会神的看,有时想自己也捏个,那时候贫穷面很珍贵,娘怕我浪费总是不让,等到长大了,娘让我动了,我却不会捏了,也没耐心捏了,除了蒸面灯,有时娘也会捏一些生肖动物,娘不懂啥艺术,生肖的姿态只会即兴发挥,但都要配上一些蔬菜的种子和叶子,象征“五谷丰登”。生肖背上都背一个灯碗,碗中依旧盛花生油,依旧插上一根缠着棉絮的小谷梗棍儿,也就是捻子。在盘子和其他面灯一齐点燃,大家围着观看,希望爆出灯花,灯花越大越吉利,预示来年大丰收。并且,面灯灯燃得时间越长,就预示着新的一年将鸿运当头、健康平安。
正月十五的面灯,有一盏是供奉财神爷的,点燃面灯后,还要烧纸钱,供奉水果点心给财神爷,祈福明年财神爷保佑发财。
面灯油燃尽以后,正月十六便是喝灯汤的时候了,吃面灯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刻。吃的时候,或者在锅里熥热,或者在火上烤热,如果是用豆面做的还可以做菜,吃起来特别香,味道美极了。那种味道我到现在都忘记不了,时时的回忆着。。。
今年,不能亲眼看到娘蒸的面灯,只能无限惆怅的看看图片,和娘视频一下解思乡之愁。。
看不到面灯燃烧的元宵节,游子心,真的是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即使有了自己的小家,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日子,心一直是在漂泊,一直瞭望远方,想家思念父母……
不寻常的正月十五,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