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宣传科 张曦予
2020
题记
“根据马斯洛需求定义,很多隔离的患者不只需要食物和治疗,也需要交流沟通。所以,我工作的时候除了给予他们专业技术操作,也会对他们进行人文护理——交心!”这是在与李锐交谈中,他告诉小编的话。
李锐是我院手术室一名男护士,被选派加入湖南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到达黄冈,经过两天的培训后,他被分配到黄冈南湖社区救助站,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进行护理治疗。
帮助大三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大三学生小其(化名),是李锐认识的第一位疫情疑似患者。小其因为家庭聚餐,被武汉回来的叔叔感染,导致发热不退,来到社区救助站就诊。由于当时李锐正忙着交接班,来不及与小其过多交流,可见到他紧张、害怕的样子,李锐实在放心不下,交接班后,李锐主动添加小其的微信,利用休息时间在微信上与小其沟通。
“不要担心,坚强面对,有任何不舒服或疑惑,就随时告诉我。你年轻体质好,只要积极配合医护治疗,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一定能战胜病魔的。”这是李锐发给小其的一段聊天内容。
在李锐的精心护理和不断鼓励下,小其的情绪有了很大转变,之后的诊疗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身体状况也日渐好了起来。
用心陪伴孤独无助的82岁奶奶
82岁的李奶奶也是李锐负责的患者,因为住院仓促,将手机遗忘在家中,隔离病区不允许家属陪护,想家时,又记不住儿子的电话,情绪非常激动,天天闹着要出院。
李锐知道,李奶奶是对陌生的环境感到孤独无助,于是,他坐在李奶奶的床边,耐心解释沟通。经常到了下班时间,仍陪在李奶奶病床前。从病情分析到家庭趣事,李锐渐渐解开了李奶奶的心结、缓解了想家的焦虑情绪。
就这样,李奶奶不再闹着要出院了,开始配合医护的治疗。“听着李奶奶聊着家里的细碎,我看了希望,相信李奶奶能很快见到自己的家人。”李锐开心地说。
三天后,在组织安排下,李锐离开南湖社区救助站,转战黄冈大别山医疗中心。对于李奶奶和小其,李锐十分不舍,他再三交代接手的管床护士要多与李奶奶聊天和鼓励小其。
到现在,已经离开救助站一个星期了,李锐仍每天询问他们的情况。“战胜病魔需要你们这样的医生,谢谢!”这是在与小其的聊天中,发给李锐的话。
兴奋!病房三人核酸全部转阴
来到大别山医疗中心后,李锐每天要负责30位患者的护理。5床的超越(微信名),是一名20多岁的助产士。刚住院时,心情极其低落,整天无精打采,见自己咳嗽不止还带有血丝,认为生命了走到尽头。李锐利用护理时间对她进行心理辅导,下班后,又主动添加超越的微信,时时关注她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疏导。在李锐的帮助下,超越一天天振作起来,鼓足勇气与病毒斗争。
不仅如此,与超越一间病房的其他两名患者,也在李锐的鼓劲加油和超越坚强意志的感染下,走出阴霾,自信、勇敢地面对病魔。
2月7日上午,超越兴奋地给李锐发来微信,告知病房三人的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CT检查结果也马上出来,没有问题的话,大家就能出院回家了。看着微信消息,李锐欣慰不已,激动的眼里泛着泪光。
正如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所刻: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采访中,李锐告诉小编:“医病,不仅医身,还要医心。在疾病面前,我们常感到有心无力;但在病人面前,我们就是力量源泉。面对艰难的疫情,除了有正确的治疗、科学的防控,还需要有积极乐观的心理调节,一定能战胜病魔!”
小
编
感
言
工作时的李锐,需要穿着厚重的防护装备,整个人在高温高湿的环境里为患者诊疗护理、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等,一天下来,脸上布满了深深的勒痕,手被消毒液清洗得泛白、蜕皮,声音嘶哑、鼻子红肿。但他来不及关心自己,更不抱怨工作,在自己的隔离服背后写上“加油”字句,为自己打气鼓劲,同时也给患者带去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病毒无情,医者有爱。他们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勇士,期待你的平安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