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农村的变化非常大,农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了。不过随着农村的发展,却发生了一件稀罕事,也可以说是一种怪象吧,这就是:60后早该养老的人们,却在拼命打工,而年轻的90后则不愿干活,甚至赋闲在家。有农村老农就说,这日子完全过反了。咋回事呢?
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常看到在务农的人,都是老人们,看样子都是60岁上下的人们,这可是标准的60后,在城市里,也是退休年纪的人们了。他们咋还在辛苦干着农活呢?其实不仅仅是看到的在农村地里干活,他们农闲时候还会进城务工呢!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已达退休年龄的大爷们,哪里是务农和打工啊,这简直是拼命。可他们却大多会这么说,自己马上就60了,还能有几年动弹?趁着还干的动,多干些活多挣点钱,不然等到啥也干不了了,连个棺材钱都没有,就更别提养老了。其实想想说的也有道理。现在农民也没个退休金,指望孩子们呢,他们其实也自顾不暇,每个人都一身房贷车贷压着呢,有些已经成家的孩子们还得靠父母补贴着,老人如果不拼命干,哪行啊!
而90后是生力军,绝对的年轻人,为啥他们宁肯赋闲也不干呢?现在的农村,种地不挣钱成了一种共识,所以在农村的庄稼地里,想要看到90后的身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加上现在的90后独生子女较多,和以前农村家庭兄弟姐妹好几个的情况不同,他们从小就被父母宠着,要说不知道挣钱有多难,似乎也不准确,但他们的确是比上一个年龄段的人们挑剔多了。比如在工作上,稍微遇到点不顺心就直接撂挑子,总是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大,是工作有问题。
居于60后和90后之间的70后和80后们,则是一个最尴尬也最累心的年纪。上面有要赡养的老人,下面有还没成家的儿女,在外务工的主力人群也是以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工居多。由于他们会的技术不多,所以从事力气活的人很多,多数人只能使劲干。毕竟赡养老人需要钱,小孩子接受教育也要钱。
不过,这种现象也不可能再持续下去了,毕竟60后、70后有老的那天,80后也有渐渐中年的那一天,如果到那时候,90后还是啃老和挑剔的话,老去的父母对自己的养老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又哪里有能力去养活他们呢?
有农民甚至担心,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当我们真的干不动了,农村的庄稼地,还有人种吗?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您留言区留言,一起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