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巴两国又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大动干戈,并造成多人死伤。随着局势的推进,印巴两国是否会爆发大规模战争,一度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不过双方似乎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印方已经从法国的达索公司接收了阵风战机,而巴基斯坦空军也将希望寄托在枭龙BLOCK3战机上。
最新消息表明,巴基斯坦空军为他们的“枭龙”JF-17BLOCK3战机选定了中电科10所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并正式将该批次战机推上了快车道。据可靠消息,最快在今年年底前,巴基斯坦就可以正式接收该型战机。
据悉,这种最新批次的“枭龙”战机完全有能力对抗印度的阵风战机,而这也是巴方唯一的选择。一旦枭龙“枭龙”JF-17BLOCK3正式服役,那么这款战机将会超过F-16,成为巴基斯坦空军战斗力最强的战机。
至于“枭龙”JF-17BLOCK3将要列装的KLJ-7A雷达,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因为选择中电科10所的传统设计而放弃617所的世界首型风冷主动相控阵雷达,是处于稳妥的考虑。毕竟“枭龙”JF-17BLOCK3本来就不是修修补补,而是制造全新的战机。
如果选择风冷主动相控阵雷达,那么其功率就会受到限制,更有甚者极可能会影响到PL-15E远程空空导弹的战斗力发挥。而KLJ-7A雷达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因为传统的液冷模式有助于雷达发挥最大的功率,而且它还有三面盾版本,可以极大地增强战机的感知能力。再加上现在时间过于紧迫,KLJ-7A雷达毫无疑问是最好的选择。
“枭龙”JF-17BLOCK3挂载的PL-15E远程空空导弹可以抵消“阵风+流星”的组合。从来自瑞士的评估报告中可以看出,双发“阵风”F3R在任务能力上超越了欧洲“台风”,“鹰师”NG和F/A-18E/F,即使中电科的KJL-7A在“枭龙”上发挥出全部性能,达到“阵风”的RBE-2-AA主动相控阵雷达的水平。
“枭龙”作为单发轻型战机,其推重和挂挂载能力自然不能与“阵风”相提并论。不过这种劣势完全可以在数量上进行补充,因为巴基斯坦一直以来都不担心KLJ-7A等中国产系统的供应。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中巴两国的关系就一直为各界所艳羡。双方是持续多年的铁血盟友,这种全天候的关系就使得“枭龙”可以源源不断地离开巴基斯坦航空联合体生产线。因此,在数量上巴基斯坦不会存在任何问题,目前只需要提前培训足够的空军。
除了对抗正等战机之外,枭龙还可以与印度空军现在装配的苏-30MKI战机相抗衡。这款战机是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为印度空军提供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其性能相对平庸,所以在这方面巴基斯坦完全有胜算。不过现在印度正在谋求为苏-30MKI战机该转雷达,但就算进行了改装,依旧是“枭龙”的手下败将。
印度之所以敢一再挑衅,仅凭上述战机自然不够,事实上印度还有约47架幻影-2000战机,可装配500枚米卡空空导弹,此外,还有著名的LCA,从第三批次开始,LCA就将换装以色列的EL/M-2052 AESA火控雷达,这对巴基斯坦而言还是一个挑战。
虽然从数量上来说,巴铁空军还有一定的压力,好在印度也要考虑到双线作战的压力。待2025年,巴基斯坦装备上百架“枭龙”BLOCK之后,当局面临的局势一定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