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本是一代英雄,却遭君王猜忌死于凌迟,可悲可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71
导读

崇祯二年(1629年)年10月,皇太极率领十万精锐绕开袁崇焕镇守的宁远-山海关沿线,从喜峰口进入关内,一路势如破竹,直抵北京城下,京城危在旦夕。尽管他没有履行对崇祯的诺言,也曾有过与后金议和的举动,…

万历四十七年,袁崇焕顺利考中进士,且被任命为福建的知县。但是,担任这样一个文官的袁崇焕,却喜欢和别人讨论军事方面的事情,经常找人议论一些兵法的优劣性。当他碰上一些退役的老兵,那就更不得了了,他会跟这些老兵讨论边境上的军旅生活及战事情况。

所以,袁崇焕对边关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且认为自己能够镇守好边关。天启二年,袁崇焕入京面见朱由校,朱由校十分看好他,于是,袁崇焕被破格提拔到兵部当差。没过多久,袁崇焕便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机遇。那时候,广宁刚被后金攻下,朝廷正商议镇守山海关的人选。

袁崇焕,天启年间从县令岗上自荐经营辽东,镇守山海关,颇有起色。先后取得宁远大捷、锦州大捷,成为大明的"北方长城"。

崇祯二年(1629年)年10月,皇太极率领十万精锐绕开袁崇焕镇守的宁远-山海关沿线,从喜峰口进入关内,一路势如破竹,直抵北京城下,京城危在旦夕。袁崇焕被迫千里驰援,以9000骑兵与皇太极的十万大军大战广渠门外,皇太极退走。

然该战役最终以后金东退结束,但明朝在这次战役中死伤惨重,而且后金强劲的军力使崇祯帝建立在袁崇焕五年复辽承诺的梦想化成泡影。除此,不少大臣与市井小民也不再对袁崇焕抱有期望,甚至联想到他在天启年间与后金擅自议和的前鉴,于是对其破口大骂。正所谓"都人骤遭兵, 怨谤纷起,谓崇焕纵敌拥兵"。这些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崇祯帝对袁崇焕的态度。

崇祯生性多疑,加上北京城内谣言四起,认为后金军是袁崇焕带来的。皇太极退走后驻扎在南海子,命人四处散发谣言。12月1日,崇祯终于召见袁崇焕,但他拒绝了让明军进入北京城休整的请求。

崇祯当面质问袁崇焕诛杀毛文龙、引兵犯阙等事件,后者难以回答。崇祯暴怒,随即将袁崇焕下狱。判决很快下来了,处以凌迟之刑。

总而言之,袁崇焕死于崇祯帝的多虑,而崇祯帝也为此付出生命与丧国的代价。至于袁崇焕,他是值得后世尊敬的。尽管他没有履行对崇祯的诺言,也曾有过与后金议和的举动,但他对明朝的忠心从未动摇。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