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张街拍看上海,让这样的空城再多几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37
导读

后来的几天,又陆续拍摄了上海几个有代表性的区域,全是彩色的。 我很难界定这些摄影是否属于纪实摄影,虽然每一幅都是来自于真实场景,但我更倾向于这些瞬间,是关乎这个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 如今复工…

这周开始,

上海迎来回城的人流,

但它仍然很克制,

没有往日的忙碌和喧嚣 ,

这些2020年特殊的空城时刻,

你可能从来都没见到过

春节期间,很多人看完黑白的上海,

在后台追问,想看到一个彩色的城市。

为此,我们的摄影大神再度出手,花了三天时间记录了这座空城。

虽然返工潮来临,大家逐渐回到这座城市,但仍努力克制着自己,城还是空的。

大概没人会想到,今年在春节期间困在家中,足不出户。

尽管从大年初四起,上海就开始阳光明丽,可大街上依然人迹稀少。

警察、快递、老外、社区工作人员和摄影爱好者,成了这个城市最主要的户外人群。

其实,他们都是冒着风险,无论是职业、责任或爱好的使然!

从事新闻行业十多年之久的我,在很多非常时期,总会不由自主地背起相机去探个究竟。

与其说是一种习惯,不如说是好奇心的驱使。

大年初三,我戴起口罩走出家门拍摄了一组黑白照片。50 张街拍,疫情笼罩下的上海 (点击链接可以查看这篇热文)

后来的几天,又陆续拍摄了上海几个有代表性的区域,全是彩色的。

我很难界定这些摄影是否属于纪实摄影,虽然每一幅都是来自于真实场景,但我更倾向于这些瞬间,是关乎这个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

01

外滩肃静而大气

复星艺术中心

当冬日暖阳铺洒在有着历史记忆的建筑形态和街巷之间,散发出的是那种无可名状的忧郁气息。

当黄昏来临,那金色的光束慢慢地斜穿过楼宇的间隙,似乎连接到过去的记忆,让人怦然心动。

02

南京步行街终于慢下来

03

陆家嘴的CBD空了

每天的光线都不尽相同。

而当下上海的城廓更有其不一样魅力和气质,身处其中,就得坦然面对。

这期间的每一个瞬间,对这座城市而言,都是具有独特的价值。

04

城隍庙的游客

春节里豫园的灯会,原本是上海最热闹的地方。

05

特殊的时刻

武康大楼前的淮海路显得宽广

上海商城门前也安静了

虽然复工了,但很多人仍然不出门,或者在家办公。

其实,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也有好的一面,比如:成天在外应酬玩耍的丈夫居然回归家庭,操练起厨艺了;女强人替代了保姆,每天勤勤恳恳操持家务而毫无怨言;小孩子更有大把的时间去看书、学习……

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生活变慢了,变得简单了,欲望也渐渐平复淡去。

于是,可以从容地读书、听音乐、看电影、电视剧……一家子其乐融融。

这不就是很多人在努力奋斗之后想要的生活吗?居然在2020年的元月提前到来。

06

生活还在继续

感动着这座城市给予的滋养,给予的从容、律己、精致、守信、宽厚、敏锐、融合以及所有的美好。

如今复工了的上海依然悄无声息,陆续走进来的人也在努力维护这片难得的空静。如张文宏医生所说,面对整个疾病的控制,大家在家里、在隔离点好好地“闷”两个礼拜,把病毒“闷走”、“闷死”。

为了疫情尽快过去,希望这样的城还能继续空几天。

春天已然走来,眼前的寂寥就会转化为明天的绚烂,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的文字、摄影均出自沈浩鹏先生之手。

他是上海知名平面设计师、摄影师、艺术家。现为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艺术设计委员会委员。

曾任文汇报社美术摄影部编辑,青年报社《青年报》、《生活周刊》、《青年社交》杂志视觉总监及摄影记者编辑。众多作品多次获奖,为美国、德国、法国、丹麦、日本、台湾和香港的艺术收藏家及博物馆收藏。

( 联系沈浩鹏先生,可至微信公众号:HopesunDesign )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4690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