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19,是动荡的一年,资本寒冬、互联网红利见顶、裁员等等,互联网巨头纷纷重拳出击To B,先是企业微信全新版本,刚刚迈入2020,5岁的钉钉官宣征新名,要颠覆自己。
回首看40年前,美国刚开始发展To B业务,SAP(1972)、微软(1975)、甲骨文(1977)等国际巨头值此时诞生。步入21世纪,Salesforce、Workday、Servicenow等百亿级公司应运而生,背后的本质是美国企业遭遇市场红利枯竭,各种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To B服务工具适逢其时。
回到中国,虽然从2012年就开始布局企业服务,但至今和美国同类企业不可同日而语。同样遭遇市场红利枯竭,很多人认为下一轮机遇将会在To B 的万亿级市场里。
以美国To B业务规模和投入作为对比,如果其指数为100%,那么中国To B业务的规模和投入低于5%。因此,中国的To B业务有着巨大的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技术挑战。
1、To B业务的四大特点
To B业务可以简单地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专业服务内部客户的,为企业内部提高效率,解决流程问题的业务,比如电子邮件、门禁、项目管理工具、绩效考核工具等等;另一类是专门服务外部客户的,例如数据中心、短信服务、电商物流等。
ToB服务的第一个特点是解决方案比较复杂。由于不同的企业业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做支付服务、航空服务等,对支付的要求完全不一样,因此就造成了解决方案的复杂度。此外,To B企业对于服务水平、可用性、扩展性要求特别高,这也造成了解决方案的复杂度。
二是实施周期长。由于企业里面的分工特别明确,一环扣一环,比如评测、摸底、访谈、了解、分析、实施等,全是由不同的小组和不同的人员来完成,之间的沟通协作需要大量的时间,过程特别漫长,真正解决技术本身问题所耗费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三是对服务水平要求比较苛刻。如果To B方案出了问题,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就要求在实施、验收的时候做到一丝不苟,因此对服务水平要求特别苛刻。
四是客户对成本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对于企业来讲,要的是长期的、优质的、稳定的服务,宁可多花钱,也绝不希望某个应用存在一点风险,所以成本不是企业主要的考虑因素。
2、To B业务的主要技术挑战
对于To B业务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高可用性;二是高扩展性;三是高安全性;四是系统资源高动态性。
在高可用性方面,由于To B业务大多都有多个技术层组成,如果每一层出现损失哪怕是一点点的可用,累积后就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例如有8个技术层,每个技术层都实现了3个9的可用性标准,但计算起来的总结果就变成了2个9。因此,To B业务对整个链条上的每个层级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可用性。
在可扩展性方面,To B业务由于无法预知其服务的企业未来增加的扩展业务量,因此一旦业务量大幅提升,就会让系统猝不及防,就会因为系统无法灵活的扩展,导致业务的不可用。
在高安全性方面,ToB业务对数据丢失或者资金损失方面的要求非常高,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成千上万的影响。以Facebook为例,2018年爆出的5000万用户信息被盗用问题,市值蒸发了数百亿美元,主要原因是由于剑桥分析在对Facebook提供企业级数据分析服务时没有保护好信息。所以,在对ToB企业提供服务时,对信息安全的要求远比服务对象要高。
在系统资源高动态性方面,要求企业的运维具有一定的容量计算能力或者意识,很多企业在处理系统资源动态性时,只有到达瓶颈时才会购买机器,或者机器不到退役阶段不会更换,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系统资源具备较大的波动性,例如To B提供的系统资源能够应对多少个航空公司的支付服务,多少个考试机构的考试报名服务,将直接决定服务质量,因此必须要确保资源的高动态性,确保在遇到系统资源使用高峰时,能够抗住冲击并做到更好地服务。
对于To B业务技术挑战的解决之道,每个企业应根据以上四个方面,制定适合自身公司的解决方案。企业要的是安全的系统、稳定的运维、可快速扩展的容量和快速扩展的架构,一般的产品经理是无法搞清楚这些事情的,只有架构师这种具备高素质技术且同时有一定业务经验的人,才能真正成为技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