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者(NF型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基于他们的为之自豪的天赋,就是情感共鸣。我们要从理想主义者的自尊,自豪与自信谈起。
理想主义者(NF型人)的自尊,自豪与自信
我们每个人都对自我有一定的认识,这种认识通常包括两方面:我们所信赖关于自我的事物,以及我们想信赖的关于自我的事物。 和其他三种人格一样, 理想主义者的自我认识当中也有三项格外重要的因素,它们决定了理想主义者对自己的看法——自豪、自尊以及自信。 我们认为,这三项构成自我认识的基本要素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增强的关系 。 例如,随着自豪感的提升,我们的自尊和自信也会随之攀升。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获得自尊,要想获得自信和自豪就会随之而变得更加容易 。 这种互惠性反之亦然:自信的减弱必将降低我们的自豪和自尊。
当然,不同种类的人格,其构建自我形象的要素自然也不一样 。 良好的自我感觉通常是快乐的源泉,同时,它也对我们的成功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 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就这一极其重要的特征在四种人格当中展开细致的比较 。
下图为我们展示了绝大多数理想主义者对自己的看法,以及他们所希冀的他人对自已的看法:情感共鸣、慈善,以及真实可信。 至于其他类型的人,他们对此则持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在理想主义者看来,技艺者所推崇的优雅和大胆就对构建积极的自我形象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
如图一
正如下图所示,情感共鸣、慈善与真实可信之间也同样存在一种共存式的三角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过,即使这三种要素之间并不存在这种依存关系,作为理想主义者自我形象的三大要素,它们也仍然值得我们仔细地审査。现在就让我们逐一来分析它们。
如图二
理想主义者(NF型人)说:我需要一份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的友谊
当理想主义者与身边的人们产生情感共鸣,而这一现象也得到了他人的认可时,他们内心的自豪感最为强烈。 理想主义者总是对所有人都怀有一种天生的同情心,不过,只有当他们与最亲近的人发生情感共鸣时,他们的自豪感才会得以加强。
在 NF型人看来,如果没有个人的情感纽带加以维系,如果不能与身边的人分享各种经历和情感,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亲善意识,那么,生活将会变得毫无意义。 即使是最内向的 NF型人,也同样认可以上这些观点。 毕竟, NF 型人需要人际交往,而对他们来说,健康的人际关系是衡量其自豪感的首要标准 。 他们的自豪感会随着人际关系的深入而增强,同时,也会伴随着他人的疏远或交际困难而削减。
记者兼作家埃利·威塞尔(他是一名理想主义者)的回忆告诉我们,一段能够产生共鸣的友谊对于个人的发展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对友谊的需求就已经几乎超越了一切: 进步、思索、梦想、参与,甚至呼吸。 朋友间最微不足道的争吵也会让我彻夜难眠,我躺在床上,思索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我是否还能体会到夜间散步所带来的兴奋感? 我是否还能因为探讨幸福、人类的未来以及生命的意义而领略到那种沁人心脾的快乐的感觉? 对我而言,在学校考试不及格所带来的痛楚远远不及我在这一领城因为失落而体会到的那种年心刺骨的痛苦感。
理想主义者(NF型人)说:我需要参加一个可以全身心投入的团体当中
理想主义者可以完全忘我地接近某一个人,或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个组织当中(他们的家庭、朋友、班级、教会教友等) 。 不过,对于那些亲善的人际关系以外的事物,他们通常都不感兴趣,至少,他们不会长时间地投入其中 。
20世纪60年代一场被称为“会心团体运动”的思潮就是由 NF型人发起并推广的,而 NF型人发起此项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人际关系中寻求更加广泛而深入的情感共鸣,同时把握住那种难以捕获的亲密感 。
许多理想主义者加入了进行敏感训练的冲击集团,格式塔小组,马拉松、超脱静坐小组,释放被压抑情结的尖叫小组,当然,还有增强自我实现意识的训练小组。 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即找到一种更加自由且充满爱意的生活方式。 他们积极地探索各种交流渠道一有声的,无声的,希望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自身的情感。
与此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如何才能与他人建立更加亲密而敏感的关系 。 在他们所参与的小组当中,理想主义者找到了——至少曾一度找到|——他们孜孜以求的交流的感觉,他们将这种体验描绘为一种高尚的精神联系 。
理想主义者(NF型人)说:我与别人的情感共鸣会随时间逐渐消失
特里 · 奥巴尼恩和埃普尔·欧康诺将这一精神联系称之为“共享旅途”:
就在我遇到某人的那一刻,我感到自己似乎分身于一个之前从未到过的地方 。 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来描绘,就好像你和另外一个人一起进入了太空,然后俯视地球。
然而,令人感到悲哀的是,许多理想主义者都宣称,在这样的初遇之后,那种令人心情荡漾的共鸣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淡却,直至消逝 。
虽然理想主义者(NF型人)的情感共鸣来的快,去得也快,但他们的热情足以影响那些曾经和他们在一起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