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说到陪读,大部分家长都想讲述一番自己辅导孩子作业的“血泪史”,甚至现实中也有父母被气到心肌梗塞,最后手术做支架。
于是,很多专家现身说法,称家长的陪读是一种畸形教育,会影响孩子学习的独立性,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工作最好还是别做了。
不过,在陪读这条路上,无论多么困难重重,家长们始终前仆后继,这种表现其实是有原因的。
很多学霸父母分享自己的教育秘籍都会说:其实孩子的学习我真没怎么管,就让他自己慢慢摸索。
但我们都知道,学霸是“稀有动物”,一个班级里名列前茅的只有那么几个。若让所有家长都采取这种让孩子独立学习的方式,确实有些不切实际。
事实上,“陪读”确实是有好处的,本质上它应该是“自读”的基础。如同培养孩子的自律品格一样,家长不先进行他律,是很难完成顺利转变的。
尤其是小学生们,由于认知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在注意力、自控力方面的表现也不理想,是最需要家长引导的。
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起孩子的专注力、自控力,才能真正被称之为陪读。
而诸如“给孩子讲了好多遍题他还不理解,气得我都快崩溃了”、“盯着还行,每次一走开,孩子也跟着走神”这样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没有真正掌握陪读的精髓,只是留于表面辅导作业而已。
01家长陪读有多重要?
1)增进亲子关系
亲子教育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山海认为,陪读是亲子陪伴中很重要的一环,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同时也能本质上增进亲子间的关系。
尤其那些工作特别繁忙的家长,若没有通过陪读的方式让孩子感觉到他们的重视,而是直接询问孩子考试拿了多少分数,会让他们心理上出现缺失感和失落感。
适当陪读是有必要的,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和孩子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和共同语言,对今后的教育来说也意义非凡。
2)建立自信
家长陪读的好处在于发现孩子做得不错时,可以及时给予鼓励,做得不对也能及时指正。
这种情况下,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信任和期待,才会有足够的自信面对学习上的更多挑战。
3)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陪读和孩子独立学习其实并不是水火不容的事情,正确的陪读是为了以后不陪。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过程中家长要知道,自己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孩子独立学习能力和品质上,而不是哪一道题是错是对。
因此,求助时与其给孩子详细的解答,倒不如教会他整个思路。
陪读的好处这么多,为什么你陪读了,原本的母慈子孝反而变成鸡飞狗跳了呢?其实细细深究,你就懂了。
02那些陪读过程中家长最易犯的错误
1)剥夺孩子思考过程的包办式陪读
很多家长给孩子辅导作业也是情非得已,往往坐在孩子身边,心思却停留在手机上。
孩子做作业时遇到问题,家长也不仔细研究,常常都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敷衍了事。
这样做的弊端有两个,一是孩子看大人的注意力被电子产品吸引,自己也容易心不在焉;二是由于父母会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孩子思考过程被剥夺,长此以往也易形成依赖心理,懒得自己再动脑筋。
2)鸡飞狗跳的打骂式陪读
这种家长要么本身脾气就暴躁,要么就是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太过焦虑,因此在陪读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孩子对某一个问题不知甚解,又或者讲了很多遍孩子都没能做对,情绪就会直接崩溃。
一看到孩子“不争气”,就一直在耳边唠叨、数落:这道题都给你说了多少遍了,怎么还是不明白?、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个猪脑子?甚至气不过还会上手。
这种情况下,哪还有学习氛围呀?简直就是亲子大战现场。不仅磨灭孩子的自信心,还会使其生出叛逆、厌学的情绪。
调侃归调侃,这种场面可算不上欢乐,各种问题都正在暗流涌动。
3)过于追求正确率的疲劳式陪读
还有的家长为了追求表面的学习效果,实行题海战术,规定孩子每天必须完成多少作业、正确率达到多少,否则就不能睡觉。
事实上,成人尚且难以承受如此高负荷的运转,更遑论发育尚未完善的孩子了。
本身他们的专注力就比较差,精神长期处于高压,当然会变得迟钝。而且,在题量和正确率的标准下,孩子的心里就容易紧张,这更容易给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长期采用疲劳式陪读,不仅影响孩子的神经,还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可谓得不偿失。
事实上,父母会花时间陪读初衷都是好的,大部分孩子也能理解这种苦心。但有时使用的方法不正确,不仅浪费时间、破坏亲子关系,反而还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阻碍。
理解并实施真正的陪读,是家长的必修课。
03如何正确陪读?
1)提升兴趣是首要
做作业的确比较枯燥,孩子的专注力又有限,难免会有走神的时候。
在这期间,家长不妨用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并巧妙地将其与写作业连接起来。
比如孩子喜欢的游戏换算成数据,或者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让他做小队长,还可以和家长做角色互换,让孩子用他学过的知识问家长。
一来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二来也能通过大人的解答,增进孩子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其实无论感兴趣的话题还是胜负欲都好,都能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2)鼓励和提醒
说到底,陪读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孩子拥有自学的能力,因此,家长一定要侧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对好的部分多加鼓励,对孩子的问题耐心解答,不过最主要的是提供思路和总结。
我陪读的时候,通常遇到孩子磨蹭或者开小差,都会特意强调一下:宝贝,你可要听好了,这个题目,妈妈今天只说一遍,要是不认真听的话就只能第二天问老师了。
亲身试验,感觉效果还是挺好的。
总之家长的原则就是少教多问、少做多看,主要观察孩子学习中的状态,并适当提醒和引导。
3)学习氛围良好才能促进专注
家长陪读时一定要认真,手里不要拿着手机,一来家长手里的手机会对孩子造成吸引,二来孩子觉得大人太敷衍,也没什么意思。
除此之外,书桌或整个房间除了跟学习相关的东西以及必要的家具之外,不要太过花里胡哨,减少刺激物能让孩子的注意力最大程度地维持在作业本身。
总而言之,陪读的确是指导低年级孩子成长的重要方式,很多家长只知道要陪读,却不知应该如何陪读,用错了方向就像走迷宫,时不时撞墙又找不到出口。
这种情况无论对家长本身还是孩子来说都是种浪费,搞懂陪读的真正意义,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