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4000亿只蝗虫已到边境!烧烤还是油炸?这真不是吃能解决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55
导读

一个普通大小的蝗虫群可有多达4000万只蝗虫,一天之内就可以传播150公里,并且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吞噬掉足够养活3400万人的食物。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人道协调员洛科克12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

蝗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破坏力的迁徙害虫。一个普通大小的蝗虫群可有多达4000万只蝗虫,一天之内就可以传播150公里,并且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吞噬掉足够养活3400万人的食物。

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距离沙漠蝗虫让非洲之角陷入饥荒,可能只有短短几周时间了。

当地时间2月12日,联合国警告道:在非洲东部的非洲之角地区,雨季即将到来,该地区的国家正在与时间赛跑,在应对持续的人道主义挑战的同时应对沙漠蝗虫的入侵。

肯尼亚目前的沙漠蝗虫入侵是70年来最严重的,而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正在经历25年来最严重的蝗虫入侵,使作物生产、粮食安全和数以百万计人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人道协调员洛科克12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一次情况通报中表示,沙漠蝗虫已经在一夜之间进入了乌干达,坦桑尼亚和南苏丹现在处于“关注名单”上。

图片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官方网站

已有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据国是直通车,巴基斯坦和非洲多国确实面临严重蝗虫灾害,巴基斯坦政府和索马里等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新闻

预警:4000亿只蝗虫已到达印度和巴基斯坦

据@三联生活周刊 报道,2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向全球进行了预警,称希望全球高度戒备现在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

据悉,本次蝗灾始于非洲,然后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目前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以说仅一步之遥。

据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部长的说法,有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势。而该邦驻扎的70万印军因粮食被吃光不得不撤军,印度有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30%-50%的粮食减产。

图/图虫 资料图

即将来临的灾难

联合国副秘书长洛克科强调了采取紧急行动的必要性,特别是三月份雨季就将开始,因为雨后的水洼正是蝗虫繁殖的场所。

“我呼吁有关国家、国际社会、捐助者加强行动,现在就加强行动。”他说,“现在面临灾难的风险,也许我们还可以预防它,我们有义务去尝试。除非我们立即采取行动,否则我们很可能预防不了一场灾难。”

听到这个消息,不少小伙伴昨天给我们留言都表示要吃!掉!它!

但是,伙伴们,这真不是靠吃就能解决的问题!

所谓高密度蝗群危害,就是那种漫天遍野、密密麻麻的蝗灾。

蝗虫为什么不能靠吃解决?那是因为蝗虫在移动。

形成蝗灾的蝗虫,一天能飞120~150公里,甚至能穿越局部海洋。

当地人就算抓捕蝗虫作为食物,也抓不了几天,蝗虫就走完了。

别说人了,蝗虫有大量天敌,包括牧鸡牧鸭,鸟类,蛙类。

还有一些菌类能让蝗虫致病死亡。

这些手段,叫做生物防治,是国内这些年想要大力普及的防治手段。

尤其是粉红椋鸟,这种鸟以蝗虫为主食,

一天能吃120—180只蝗虫。

以前,国道施工,碰到粉红椋鸟孵化,都要停工一个月,等它们离巢再开工。可见这种鸟对治理蝗虫多重要。

也只能治理中低密度蝗虫问题。

一旦蝗虫已经聚集,想控制蝗灾,只剩下大面积使用化学药剂这一个方法,

而这会造成大面积化学污染。

蝗虫最可怕的,不光是聚集之后,寸草不生的啃食能力。

还有以下几个地方:

1蝗虫形态会变化,导致蝗灾出现非常突然。

蝗虫刚出生的时候,是独居、温和、害羞,危害不大的状态。但是,一旦聚集到60只以上,蝗虫颜色就会变化,性格也会变化,

变得特别暴躁、富攻击性、食欲也大增,并开始成群行军。

研究发现,只要不停的戳蝗虫的后腿,温和的蝗虫就会在几小时内,变成极具攻击性的形态。

也就是说,蝗虫聚集时,相互拥挤,不停戳其他蝗虫后腿,他们形态就变了。

2蝗虫聚集发生在没有人烟的地方

蝗虫能够在沙漠深处,完全没有人烟的地方聚集。只要一颗矮树丛,就能爬满几千只蝗虫。等出现在人类眼前,就已经是超级大军了。

3蝗虫行军不分国界,在他国聚集,以蝗灾入境。

当蝗虫过境时,就已经是黑压压一片的状况了。所以,中国和俄罗斯一直有派人和哈萨克斯坦一起治理蝗虫。

虽然合作一直有成效,但只要不能根治,蝗虫就赶不尽杀不绝。

4蝗虫群行军方向不定,一天能改变好几次方向

最开始,独居的蝗虫聚集往往因为干旱、食物匮乏。独居蝗虫,迫不得已,都集中到同一个有食物的地方。

聚集之后,就不再分开,会整体行军。行军方向,和温度、湿度、风向都有关系,随时都会改变方向,

所以追踪蝗虫群也非常不容易。比如,你开飞机去洒药灭蝗虫。

如果你上午去,等飞机飞到,蝗虫已经换方向飞很远了。所以,飞机一般清晨,在蝗虫刚睡醒,正在晒太阳取暖,

还没移动的时候,就要赶到,洒药。

5生殖能力强大,产卵地难以发现。

产卵的时候,她会把肚子插入松软的土中,放下卵。产卵后,土会把卵盖住,完全看不出这里有卵。

这样,这批卵能安全孵化,完全没有天敌。而且,群居的新生代虫卵,孵化之后,

很快就会转变成极具攻击性的群居状态。也就是说,蝗灾在出生地,就形成了。

要解决蝗虫,理想的办法,是在尽可能早的阶段,就处理掉。最好,就是虫卵阶段。

下面这个实例,就是最好的证明:

1875年,美国西部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蝗虫灾害,

越12.5万亿只蝗虫遮天蔽日,席卷整个大地,

形成51万平方公里的蝗群,覆盖面积超过整个加尼福尼亚。

造成的损失大约1160亿美元。

这次蝗灾,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人类历史上观测到的最大动物集群。

然而,不久之后,蝗虫灾害突然消失了。经过多年调查发现,蝗虫消失,完全是一个偶然的原因。

蝗虫寿命6个月,这期间产卵,自然死掉,然后下一批蝗虫出来形成灾害。而这批蝗虫,每年都在同一个地方产卵。

那个地方,本来荒无人烟没有天敌,非常安全。但是,当时西部发现矿山,出现淘金热。

为了挣钱,不但有大量矿工,还有大量农民,去开垦原本无人问津的土地,改造成农田,来养活这些矿工。

于是,蝗虫产卵的地方,偶然被农民改造,土地被翻动、被压平、被水淹,蝗虫卵全部完蛋了。

根据当时的报告,农民在当地,每平方厘米,平均杀死虫卵60个。可想而知,至少杀了上十兆的虫卵。

以至于,这个恐怖的、被称之为落基山岩蝗的蝗虫品种,直接灭绝了!

想想这个成本收益比,只要找到蝗虫产卵地,就能以极低的成本,根治蝗虫灾害。

然而,如今蝗虫灾害依然不断,就是因为,寻找蝗虫产卵地非常困难。

但也只是相对以前好,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草原蝗灾年均成灾面积达1000万公顷,

每公顷损失鲜草达600公斤。高强度地使用农药和灭蝗微生物手段都无法彻底扑杀中国的蝗灾,

在技术手段更落后、人力投入更匮乏的非洲、中东和澳大利亚等地,蝗灾的势头便更一发不可收拾。我们或许不得不承认;

蝗虫正是检验一地生态稳定的最好标准。

空中喷洒农药、病原微生物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蝗灾炸弹”的威力,但更积极的应对措施,应当是掐灭将其引爆的引信。古代中国的蝗灾肆虐,

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与耕地开垦,由此带来的水资源失调和生态多样性丧失,

让蝗灾爆发失去了最后的防线。防范蝗灾,通往终点的钥匙到底在哪里?

风不知道答案,答案在我们自己手中。

参考来源:

《25年以来最大的蝗灾,因何而生?》作者:一个男人在流浪(果壳特约作者)

《蝗虫问题,比你想的更严重》作者:xianran 来源知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国是直通车、新京报、三联生活周刊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