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日记|想再重新认识你们一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57
导读

2月15日,我和医疗组的专家成员对所有的病人进行了整体查房会诊,根据病情轻重安置了所有患者,其中部分病人存在情绪低落的情况,刘云队长立即安排医疗团队中的心理医生加入,对此类患者进行心里疏导,帮助其康复…

战地日记

驰援湖北,白衣天使英勇逆行。他们义无反顾,用慷慨前行书写家国情怀;他们舍生忘死,以血肉之躯筑起战“疫”长城。

目前,我院已有273名医务人员战斗在荆楚大地,他们在前方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我们的心。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或执笔、或口述,给大家带来战“疫”一线最触动人心的故事。

我们将陆续刊登来自疫情一线的“战地日记”,希望这些勇敢的文字,带给我们的不止是感动,更有战胜疫情的信念和希望!

想再重新认识你们一次

作 者

韩洁珣口述 成运芬整理

地 点

援助黄石医疗队

时 间

2月15日

今天,曹娟护士长带着大家和黄石市中医院的老师一起,逐个房间进行床边护理查房。曹娟护士长对病人说,“我们江苏医疗队来了,请你们一定要有信心,要配合我们治疗,我们带着最优秀的团队,最新的诊疗方案,我们一定能一起战胜病魔,早日回家!

病房里有一位老爷子,病情重,不愿意配合治疗。原来老爷爷当时在轻症病房时,就有抑郁倾向,甚至还想自杀。转到这里次危重病房后,更加心灰意冷,抑郁倾向更重了,他不愿意做雾化,不愿意挂水,甚至不愿意吃饭。家人电话他也不肯接听。为防意外,我们拿走了他身边的利器,给防盗窗也上了锁。

刘丽护士特意走到老爷子床边,耐心劝导:“爷爷,我们来就是为了帮助你们,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我们会陪着您战胜疾病。您看,您的家人也很着急,没有办法探视您,知道您的情况后,他们都很担忧,您一定要乖乖配合治疗,才能早日见到您的家人,是不是?”经过刘丽的耐心劝导,老爷子终于肯配合治疗,也愿意吃饭了。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辛苦你们了”,有一位病人拉着曹娟护士长的手道,“你们都穿着防护服,戴着面罩,我们也认不出来你们是谁; 真希望有一天我们出院了,你们也不用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了,我们可以重新认识一下,让我记得你长什么样子,江苏很美,咱们黄石也很美,以后欢迎你们来黄石玩!”

第一次全面会诊重症监护病区患者

作 者

齐栩口述 董菊整理

地 点

援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

时 间

2月17日

江苏省人民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于2月13日晚上到达武汉。2月14日上午九点半在武汉第一人民医院召开了协调会,会上明确当天下午4点,医疗队就要进驻病区接管病人。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队队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云首先表态:我们是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下午四点前一定进驻病区接管!

从下午四点进场,到晚上十点接收病人, 短短几个小时,就将61张床位全部收满。61位患者病情有轻有重,其中危重患者不在少数。

2月15日,我和医疗组的专家成员对所有的病人进行了整体查房会诊,根据病情轻重安置了所有患者,其中部分病人存在情绪低落的情况,刘云队长立即安排医疗团队中的心理医生加入,对此类患者进行心里疏导,帮助其康复。

今天,我们也把从江苏省带来的一些设备和物资送进仓内,进行有效补充。因工作刚刚开始,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行磨合,刘云队长指出,希望尽快把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起来。

请相信,我们可以的

作 者

梅勇口述 周浩整理

地 点

武汉体育中心 / 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

时 间

2月17日

今天查房时我发现B区57床附近有一股明显的异味。询问后才得知这床老爷爷患有糖尿病,前段时间背部感染留下一个很大的创口,但因为隔离在家10多天,一直没有换药。

创口需要外科医生的系统处理,可方舱医院理论上属于内科病房,连外科医生都没有。我立刻汇报了队长陈旭峰主任,他便马上过来查看患者。陈主任思索片刻让我立刻联系李金海主任。因李金海主任是转业军人出身,后来长期在外科ICU工作,应该可以解决问题。

老大爷似乎也感受到事情不妙,一个劲问我们,还能不能处理,会不会肩膀烂掉了,手不能动了。 陈主任毫不犹豫告诉他,让他放心,我们可以的,请相信我们。

很不巧,李主任今天并不当班,但听到消息,他还是表示会第一时间赶来,同时提醒,应马上联系当地医院送来换药的必要装备。李主任进入舱内后,先温言安慰病人,等大爷配合我们俯卧下来后,再熟练打开创面。只见患者背部有两处创面,较大的那个足可塞进去一个幼儿的拳头,表面的脓流的到处都是,恶臭弥漫整个病房。李主任从医20年也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痈”(俗称“搭背疮”),处理起来很麻烦,也需要很长的周期。虽然穿着防护服,带着护目镜,操作不方便,但他还是熟练地清洗创面,规范迅速换药,因为创面太大,不宜用胶布粘贴,李主任按战创标准给患者进行包扎。

忙完这一切,我看到李主任的面罩上已经布满了雾气,他却还在询问患者松紧是否得当,有无不适等。得到患者肯定答复后,他才转身边收拾东西,边告诉我, 以后这个患者他来负责,这么大的“痈”,需要规律换药,外科处理比抗生素更重要, 既然他遇上了,又有能力处理,就义不容辞。

来源:综合

编辑 :何雨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5710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