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人。山水画分南北宗,是对山水画非常不好的事情。
将山水画分,南北二宗的最大推手,明朝董其昌。董其昌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他的人品一直被被质疑。我个人非常不喜欢画分南北这个说法。
画分南北宗,现在不只是山水画,也引申开来。不只是山水画分南北,什么画都分南北。这是一个错误的论调。
山水画分南北,不是件好事。
看一看山水画分南北,最主要的推动者,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
山水画南北宗论形成确立有多个版本,不单单只有董其昌推广,不是董其昌一人,这个错不能算在董其昌一人身上。
南北宗论,是晚明士大夫文人画家董其昌等一波人,以禅宗南北两个宗派来比喻山水画的不同风格所创。按绘画创作方法和画家出身把山水作南北分野,把水墨渲染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视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作为北宗。
将王维和李思训分别定位南北两派的祖师,荆、关、董、巨、米家父子至元四家为南宗;以赵伯驹、赵伯彇和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 马(远)、夏(圭)为北宗。
简单说:南宗是文人水墨画,北宗是青绿山水。
特别注意:董其昌极力推崇南宗为山水画家的正统,贬斥北宗为行画家。南北宗论在将“文人水墨画”即南宗推向高峰,也限制了中国绘画的多样性发展和创造。之后青绿山水逐渐落寞。
董其昌认为文人水墨画是正宗,青绿山水甚至匠气十足。这一套评价标准,非常的不严密。但是在董其昌之后直到今天,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现在很多人谈及国画,就是写意,只有写意。
正因为董其昌这样的简单的分类南北画派,后世很多董其昌的故事,贬损才能,贬损人格的非常的多,甚至强抢民女这样的故事都有。董其昌到底有没有这么恶,真实情况我们不知道,但是董其昌这样“开宗明义”,确实是为了一己私欲。
如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人尤有过之”。董其昌在绘画中也是专业。
董其昌看似开宗立派,实质是学古入魔,迷信古人。李志敏也是一样,引碑入草就有点走火入魔。人是多面人的思维是发散的。李志敏和董其昌的有些观点,我赞同,他们有些观点,我反对。
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有高低之分吗?分什么高低,文人意趣等玄虚的分高低。这些都是形式大于内容。
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南宗画家若能似,即为大家;北宗画家若能不似,即为大家。因其做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中和”之态,也就是“几近于道”了。好听吧,高玄妙吧。但是怎么做才能似与不似,评判标准好坏的是什么呢?找一位地位高,或是职位高的大书画家,鉴定一下?
董其昌之后找北宗,只能找董其昌出生之前的北宗。
董其昌这个画分南北宗之说之后,青绿山水没有历史留大名的大家,这些北宗做不到不似。我们只能往前面找。
仇英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在董其昌出生前几年,有青绿之王称号的仇英,去世了。
仇英生于公元1498年,一说约公元1509年,在公元1552年去世。董其昌出生1555年。不知是董其昌幸运还是仇英幸运,他们两个人没有任何交集。
仇英的青绿山水,历史评价是史上高峰。仇英死后三年出生,等到董其昌长大,青绿山水不再受到重视。画分南北宗之后,整体氛围对青绿山水发展太差太差。现在如果要学青绿山水,大多从仇英开始。
董其昌之后,有没有好的青绿山水画大家,没有。画分南北宗,是把画分南北,还是规定画只有南宗。
一人有感
很多人意识到董其昌这套画分南北的理论是有问题的,要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质疑董其昌人品的故事。历史上很多人特别厌恶董其昌,所以才会污名化。当然我不是在位董其昌说话,董其昌的人品就算再差,也不会差到传说故事一样。
画分南北宗,现在不只是山水画,也引申开来。有段时间不只是山水画分南北,什么画都分南北。。
不过有个可喜可贺的消息,画分南北宗现在越来越不受重视,很多人刻意避讳这样的说辞。
水墨和青绿都是中国传统绘画,分什么南北宗,南派不是正宗,北派也不是正宗,文人画也不是正宗,青绿重彩也不是正宗,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绘画。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的客观求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