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往事_那些逝去的年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92
导读

过去农村比较贫穷,平时也没有水果、饼干等甜食可以吃,只有到了年底农闲时候做些糖果准备过年。豆子在制作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美味出来,不是有则笑话说:这年头什么事也不好干,干什么都存在风险,还是回去做豆腐好,做豆…

作者:金胜昔

前几天,走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一中年妇女挑着担子在叫卖糖果,思绪一下子带回了我的童年时代。如果你是60、70年后,如果你是巢湖人,如果你是农村人,你还记得小时候巢湖农村的年俗吗?

揾糖果

这里所说的糖果不是现在市面上所见的水果糖、牛奶糖、巧克力糖之类的糖果,而是过去农村进入年关家家必须做的泡子糖、花生糖之类的糖果。过去农村比较贫穷,平时也没有水果、饼干等甜食可以吃,只有到了年底农闲时候做些糖果准备过年。

那个年代,一到年底,农村人便早早地准备了,把煮熟的大米趁天气好铺在凉席上晒干,这叫“煮粉米”、“晒粉米”。进入腊月,揾糖师傅行程满满,一时间成了各村的大红人,大忙人,被请到各个村子去揾糖果。选一家作为临时作坊,架起大锅,支起案板,摆好工具准备开战。村中人闻风而动,男女老少拎着“粉米”、蛇皮袋、洋烟箱(一种带盖子铁皮桶)排队等候,大人们借此机会唠唠家常,聊聊收成;小屁孩们屋里屋外转个不停,趁大人们不注意,偷偷的把食指插进“糖丝”桶里,蘸上一指塞进嘴里吮吸,象蜂蜜一样粘稠,象胶一样粘手,甜的发齁,恨不得把手指给舔化了。揾糖第一步就是“熬糖丝”,通常用山芋加麦芽熬制,关键是火候,不能太嫩,太嫩粘牙,不能太老,太老发黑发暗品相不好看。第二步便是“炒粉米”,大锅里放些沙子,使“粉米”受热均匀,炒到膨胀发白成“泡子”再筛去沙子冷却备用。第三步把炒好的“泡子”倒入熬好的“糖丝”搅拌均匀(根据自身口味也可加点芝麻或生姜),铺满模具内用竹制的滚筒压平压实,趁热(冷了凝固切不开)切成条再切成长方形小块,到此香脆可口的“泡子糖”完美出炉。一般还要顺便做些花生糖、花生酥,芝麻糖,做法类似,只不过做花生酥时要有一把子力气,把与糖丝搅拌均匀熟花生米放到大青石板上用力捶碎,冷却后吃起来酥脆爽口。家庭条件好的再做些“焦切”、“生穿”。几个品种下来便可以成为过年招待亲朋好友的美味了。

磨豆腐

自从淮南王刘安误打误撞造出豆腐,两千多年来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过去农村房前屋后、庭院角落都留有石磨,目的是为了逢年过节做些豆制品食用。豆子在制作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美味出来,不是有则笑话说:这年头什么事也不好干,干什么都存在风险,还是回去做豆腐好,做豆腐最保险,做硬了是豆干,做稀了是豆脑,做薄了是豆皮,做没了是豆浆,万一卖不出去臭了卖臭豆腐。

豆腐的制作过程也不复杂,将黄豆洗净,冷水泡发,上磨研磨成豆汁,用纱布包裹冲洗过滤,大锅烧开成豆浆,放入石膏或卤水搅拌均匀成豆脑,再把豆脑放入模具重物施压,榨干水份便得豆腐,也可制成干子、千张、成品可做腐竹、豆腐果、豆腐乳等。如果说揾糖果香味四溢、满屋飘香,那么做豆腐便是烟雾缭绕、热气腾腾。通常做的是豆腐、白干、酱干、千张,加道工序可做成臭干。过年时豆腐红烧、下火锅,白干酱干用来炒菜,臭干、千张用于凉拌。小时候逢年前几天必去外婆家,看外公舅舅们做豆腐,大石磨、大推杆、大纱布、大木桶、大铁锅……,做好后捞几块放水桶回家养起来,过年增加几道菜。

杀年猪

在巢湖,形容一个人懒惰、不想动弹的土话叫“留着过年杀”,源于过年杀猪年俗。勤劳智慧的巢湖人真的了不起,如果说糖果是零食,豆腐是素食, 那么还得有荤菜,杀猪过年,荤素搭配、休闲零食辅之,过个快乐的新年。

那个时代,农村养的多为黑毛猪,喂些菜叶、稻糠、麦麸、豆饼、剩菜剩饭。小孩子放学回来喂猪、跟猪,让猪多活动活动,拱拱草根、嚼嚼瓦砾,养上一年,这样的猪肉肥瘦适中、肉质细腻嫩滑,不油腻无异腥味。不像现在猪场圈养的白毛猪,喂饲料、吃泔水,甚至催肥添加激素,几个月出栏,肉味差多了。那个年代,农村经济条件差,养猪为了过年有肉吃,也能创点经济收入补贴家用。在农村过年杀猪很热闹,请来杀猪匠,亲朋好友隔壁邻居齐上阵,捆好绳子绑在长条凳上,寒刀一亮张血旺,杀倒后抬入椭圆形大木盆内,烧水烫毛,用毛刮剔除猪毛,少数毛根用镊子拔除。开膛取出心、肝、肠等内脏,卸下猪头、猪蹄、猪尾,两片白条豁然上案,村里的人立马捧场,你来点五花,我来点排骨,再留些家用,无需“挂门套”,把肉分完。还没结束,重要的是晚上还要请杀猪匠、亲朋好友、左右邻居及帮忙的人一起吃“杀猪饭”。

除了上述常见的年俗外,农村人年前还有做年糕、作淀粉、拉掛面、掛粉丝等。如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种类的多样化和购物的方便性,孩子们早已不再稀罕过去的“糖果”了,或许没见过更没吃过。豆腐不需要自己在家做了,农村家里养猪的也少了,想吃随便上个超市、去趟菜市买些回来,天天可吃。而对于年纪大点的农村人来说,已经是回不去的童年,留不住的年俗,抹不去的回忆,忘不了的美味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