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趁着还有假期,很多人要出门去玩了吧,所以,来分享下之前成都行扫到的好地方。成都那几天,全部行程归到一块就是列小火车,逛吃、逛吃、逛吃、逛吃。那几天,节奏很慢,时光很美。
我们扫了成都多处热门景点,
打卡了好几家网红餐厅。
那几天,逛得很累,吃得很high,这第一篇,说说致民路的马路边边麻辣烫。
早前在一篇游记里看到这家店就记住了名字,想说到成都一定要去尝尝,这一次,算是得偿所愿。
店子门脸不大,招牌也很朴实,简单的白底黑字写着:“马路边边麻辣烫“几个大字。
门口很质朴,里面却别有洞天。整间小店装修布局,桌椅餐具,墙上的手绘,手边的涂鸦,身后的服务员,处处透着80年代的时尚感和那个年代特有的文艺气息。
在店里落坐,等锅底时掏出相机各种咔嚓咔嚓的我,成功吸引了邻桌一位看起来四十出头的大姐的注意。
你们是来成都旅游的?
是啊。
那你怎么知道来这个店吃呢?
网上看到的呢。
啊,那你很会找的哇,这个店好吃得狠,我们是本地人,隔三差五就会来吃。
大姐是个热心肠,看我初来乍到,热心的跟我分享它家那些串串好吃,还跟我分享它家蘸碟怎么吃。不记得当时我有没有说谢谢,但内心真的很感谢,热心肠的成都人,真好。
店里的锅底有两种,具体叫什么名儿我忘了,反正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有经典版和重辣版两种。虽然我是非常能吃辣的那种湖北姑娘,但考虑到还在哺乳期,本着老母亲的职业修养,自觉的要了低调的经典版本。
蘸料拿上来时有两种,带香菜的那份加点锅底原汤汁混合做蘸碟。
纯辣椒面的是干碟。
它家墙上说: 蘸干碟, 蘸。。。不过,我什么都喜欢蘸湿的,家属也是,自己也丝毫没觉得影响到风味。有话乍说的啊,嗯,对,“食无定位,适口者珍”。千金难买我乐意,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串串在店铺最后面的货架上自取,把大姐推荐的都拿了,然后又加了些自己平日喜欢的种类,荤荤素素、林林总总,装了一大箩筐。
感觉,每一样都很好吃怎么办?
呃,那就再去拿一筐好了。
掌中宝、肥肠是我的大爱。掌中宝入口脆爽有嚼劲儿,在锅底的红油汤中煮熟,香辣霸道,回味深远。肥肠处理得非常好,完全没有异味,韧劲十足。
除了串串之外,它家的脑花也是值得五星好评的。有超多蒜泥加持的冒脑花,入嘴缠绵悱恻,黯然销魂。
顺便说一声,武汉也有冰粉粉,但是我早前对这样吃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这次成都之行,突然爱上。仔细想了想缘由,可能,是因为它和火锅、串串味道格外的搭吧。一口火辣红油,一口顺滑冰爽的红糖冰粉,怎一个“爽”字了得。
这家店结帐是称签签,一根签签5毛钱,我们吃了三大筐,再加上洒水小食,结帐也不到两百块,算是蛮实惠的。从成都回来后家属好几次都感慨,要是我们家附近能有个马路边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