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居家测血糖,要测哪几个点?怎么测更准更省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74
导读

一般来说,糖尿病人在早期胰岛素的分泌迟缓,主要表现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升高不明显;当胰岛功能进一步衰退后,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空腹血糖升高才会逐渐体现出来;所以说如果只是检测空腹血糖而不测餐后血糖,…

一、糖尿病人必测的血糖:空腹血糖什么时间测最好?

空腹血糖一般是指清晨没吃完时的血糖,最佳测量时间应该是在早餐进餐之前,一般在早餐前半小时测量,因为糖尿病患者进食前30分钟的时候会皮下注射胰岛素,所以一般是在餐前30分钟测量,而早餐前已经是一夜未进食,是一天中血糖最低的时候,所以应该在早餐前,不宜晚于早上8点。

餐后血糖是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餐后血糖不达标,导致血糖有较大波动,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其监测方法是:第一口主食开始计时,两小时后用便携式血糖仪测手指末.梢血糖,或抽血查血浆葡萄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一般的控制目标是不超过10mmol/L,除了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外,糖尿病患者每周内应选择1-2天同时监测三餐后血糖,对于有条件的患者也可以佩戴动态血糖监测仪,以了解餐后血糖的波动曲线。

三、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对身体影响大?

其实,无论是哪个点的血糖控制不好,对身体都不好,只不过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反映的是糖尿病的不同阶段。

一般来说,糖尿病人在早期胰岛素的分泌迟缓,主要表现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升高不明显;当胰岛功能进一步衰退后,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空腹血糖升高才会逐渐体现出来;所以说如果只是检测空腹血糖而不测餐后血糖,就会漏诊一部分糖尿病患者。

据统计,我国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将近一半只是表现餐后血糖升高。空腹血糖对糖尿病的诊断而言特异性更强。当空腹血糖升高时,证明患者的胰岛功能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损害,病情更加严重了。

所以每个点的血糖都要关注 ,只不过可以稍有差别,比如早期糖尿病患者多关注餐后血糖,晚期糖尿病患者多关注空腹血糖。

三、血糖怎么没才更准?三个误区要避开

1、测血糖不要私自停药, 这样得出的化验结果既不能准确反映病情,又会造成血糖而加重病情。

2、对于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的患者,若因上午到医院抽血化验使延迟,可在抽血之后、进餐之前临时改注一次“短效胰岛素”,这样既可消除因治疗延误造成的血糖升高,又避免了检查当天早、晚“预混胰岛素”两次注射间隔太近。

3、对于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若采血时间太晚而使得早晨的药和中午的药相隔太近,可以酌情减少中午的药量,以免因药物作用叠加而造成低血糖。

4、对于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由于降糖作用可以维持到次日8~9点钟,因此,化验空腹血糖的采血时间可以稍晚些。

5、不要在家注射完胰岛素后再去医院抽血。由于完成抽血的时间难以预料,如果不能在半小时内抽完血,势必延迟进餐时间,这样可能会诱发严重的低血糖。

6、如果采血时间确定不了,不妨早晨在家正常治疗及进餐,然后去医院测餐后2小时血糖,这样不影响正常进餐及用药,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餐后血糖能更好地反映进餐量及服药量是否合适。

7、为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可靠,检查前日应继续保持平常的饮食规律和用药,夜间保证良好的睡眠另外,次晨抽血化验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等。

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1c;HbA1c)是人体血液中葡萄糖与血红蛋白 β 链 N 末端缬氨酸残基与共价键结合的稳定的化合物, 全称为: 血红蛋白 β 链 (血液)-N-(1-脱氧果糖-1-基) 血红蛋白 β 链。反映检测前 2~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不仅可作为糖尿病的病情监测指标,亦可作为轻症、Ⅱ型、“隐性”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指标。但不是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指标,不能取代现行的糖耐量试验,可列为糖尿病的普查和健康检查的项目。

所以糖尿病人要三个月做一次糖化血糖蛋白,这样可以评价前三个月血糖控制得好不好。

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5837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