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_比翼共牵金医“疫”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54
导读

透过发热门诊的玻璃门,清晰看到患者依次间隔着排队等候就诊,我忍不住向诊室望去,只见一位穿着比其身型大一号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蹲着身子,仔细倾听着一位小男孩的诉说,工作人员不停地点着头,依稀能看到Ta全程是笑眼眯…

这已经是本周第4次拨打李娜医生的电话了,只字片语的寒暄之后,虽未曾谋面,且多次相约失败,但我们却俨然已似朋友,当我再次提出采访的请求时,这位“老友”终于应允了,我们约好第二天7点在她的“根据地”——发热门诊门口见面。

准点到达发热门诊后,没有出现预设的自我介绍场面,直觉告诉我:这次面对面采访又要凉凉了!透过发热门诊的玻璃门,清晰看到患者依次间隔着排队等候就诊,我忍不住向诊室望去,只见一位穿着比其身型大一号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蹲着身子,仔细倾听着一位小男孩的诉说,工作人员不停地点着头,依稀能看到Ta全程是笑眼眯眯,眼神满是温情与爱,一个回头,Ta看到了玻璃窗外手捧相机的我,向我挥了挥手,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见面”了。

原来,这位与爱人共同战“疫”在一线的李娜医生,一早看到自己的“根据地”有好几位病人等候就诊,为了能让夜班的同事准时下班,她默默地换上防护服,提早开始了她的战“疫”工作。

临床工作原本繁忙,在2020年的春节显得更为繁重,疫情开始后,李娜医生与同是医生的爱人,即便在同一个单位,他们的相见模式已切换成微信或电话,为了能让夫妻俩安心工作,李医生的父母早早赶来上海帮忙照顾仅1岁半的宝宝,原本计划着一家人在这个春节好好吃顿年夜饭,不曾想,武汉疫情的警钟打乱了一切,刹那间,这个“年”的味儿充满了消毒水的气味,这个“年”的空间出现了时间与天空摩擦的声音。一位是感染科医生,一位是急诊科医生,曾经宣誓的医师誓词在耳畔响起,夫妻俩奋不顾身地冲进了“战场”。

随着新冠肺炎诊疗指标的不断更新完善,筛查要求越来越严格,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病例是发热门诊的“金标准”。“采访”那天,与李娜医生对话的小男孩就是异地返沪来院进行常规筛查的,李医生细致的检查与忙碌的身影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询问自己的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小问题,虽不懂问题背后的道理,但男孩感受到了她的专业和专心,他忍不住对李医生说:“谢谢阿姨!您辛苦了!”

“疫”线的工作是危险的。以往回到家,宝宝都要张开双臂,要爸爸妈妈抱,如今为了家人健康,夫妻俩谨慎了很多,回家第一件事便是换装清洁,面对“不理睬”自己的爸妈,宝宝心中那个委屈啊,只能含泪默默地待在外公外婆身边。对宝宝的“残忍”让夫妻俩很是心疼,但无奈之余转而畅然:“虽然他还听不太懂,但我们也会和他解释原因,相信宝宝会理解我们的。”

“她(他)是我最有力的后盾,我们每天都彼此加油。”就是这样一对朴实无华的金医“疫”线医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时刻冲在最前线,行仁爱之术,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内心,践行着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