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宵大厦》这样的“神作”,2021TVB能否不断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37
导读

然而,随着内地古装大剧逐渐进入香港观众的视线,TVB本土的古装剧在内地作品庞大的集数,宏大的设定和高成本的制作面前,似乎已经毫无吸引力。《听雪楼》《独孤皇后》与《大唐女儿行》已经列入了TVB预定播放剧集…

对于52岁的TVB来说,近几年的转型之路的确有些步履蹒跚之感。这个曾经走在影视剧制作前沿的电视台,开始了“改革”的进程。

比起去年“50+1再出发”的豪言壮志,今年的TVB却似乎没了那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傲气。根据其六月披露的中期财报显示,2019上半年,电视广播部门的外部收入减少2.07亿港元,年跌幅14%,广告业务的收入也微跌1%。

或许是由于收入减少,在今年台庆前所发布的2020年剧集巡礼片花中,只有10部剧目,并有两部与2019年的片花重叠,与往年相比,新剧的数目有所减少。

与内地电视台和视频网站会在11月推出来年的招商片单类似,TVB每年的所谓“巡礼片单”,一方面是在预告来年的重点剧目,一方面也同样是为了寻求广告商的赞助,并展现TVB来年在剧集上的整体布局。

虽然TVB开设了OTT服务平台,与面向全球的流媒体平台,但电视广播的收入仍旧是整个集团最大的收入来源。在整体收入减少,合拍受阻,OTT服务仍在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对于剧集这一“立身之本”,TVB将会如何进行操作,的确令人关心。

“失踪”的古装剧

从对武侠小说的影视化开始,TVB在古装剧的制作上,一直有其独特的韵味。无论是传奇、宫廷、戏说、悬疑,以及“无厘头”的喜剧,都总会在翡翠台的晚间剧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随着内地古装大剧逐渐进入香港观众的视线,TVB本土的古装剧在内地作品庞大的集数,宏大的设定和高成本的制作面前,似乎已经毫无吸引力。

或许正因如此,去年的巡礼片单中,至少还有一部《包青天之再起风云》,到了今年,古装作品已悄然隐去了身影。

从2000年左右开始,TVB便已开始引入内地剧目,在其主要的电视平台翡翠台上播放。从那时开始,内地古装剧就已颇得青睐,《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秦始皇》《乾隆王朝》都在热播榜单上。

2005年后,TVB开辟了专门的剧集频道以消化每年购进的外购剧,其中从大陆而来的剧作每年都至少有十部并逐年增加。其中,古装作品通常都能占到一半以上,除了分散在无线剧集台、无线精选台以及华语剧台播出,翡翠台周一至周五晚上七点时段,也被辟为“外购剧”时段,基本上都是内地古装剧“一支独秀”。

从2018年的《延禧攻略》开始,内地古装剧逐渐“占领”了翡翠台各个时段。在今年,《如懿传》《皓镧传》《独孤天下》三部外购的古装剧目,更是在年初“霸”了香港观众的屏。

对比两地在拍摄条件上的差距,香港本土古装剧的“失宠”并不让人意外,制作人才的外流则“雪上加霜”,曾是TVB拿手好戏的宫斗、宅斗、权斗成为了许多大陆剧作中的剧情。

并且,大陆的古装剧更多托生于网络小说,从架空的历史朝代出发,展开故事的叙述,而香港则更习惯于“戏说”和“秘史”性质的创作,以一个或两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为主角,在真实的历史背景里,加入虚构的人物,讲述一段不为史书所记的传奇故事。

必须说,原创的难度总是大于改编,但是,对于香港观众来说,架空背景也的确比真实历史更为新鲜。此外,虽然香港对山精鬼魅的影视表达并没有太多限制,但从整体上来看,古装背景的玄幻剧在香港并不是创作的热门题材,这便让内地的大量古装玄幻剧得以“长驱直入”。

当然,巡礼片花只能代表2020年整体的剧集风格与重点剧目安排,香港本土古装剧是否真的会在2020年缺席,还不得而知。不过,《听雪楼》《独孤皇后》与《大唐女儿行》已经列入了TVB预定播放剧集的序列中,这无疑会让本土古装剧集在创意和制作上,面对更大的压力。

囿于“情怀”的合拍之路

在2020年的巡礼片花中,续集作品仍旧是重头戏。2017年与爱奇艺合作的《盲侠大律师》,以及同年播出的《降魔的》,都将在2020年推出续集。历史悠久的《法证先锋》系列第四部在换人重拍后,也似乎有望成为明年的重头之作。

《降魔的》

在香港民众评选出的“最有诚意剧作前十名”中,《降魔的》与《盲侠大律师》都榜上有名,一部都市玄幻,一部都市律政。比起天生具有延续因子的刑侦剧和家庭剧,这两部作品的续作在很大程度上是TVB对观众呼声的回应。但也正因前作珠玉在前,观众对于续作也更加挑剔。

值得一提的是,与腾讯的合拍作品《使徒行者3》则只在最后露了个片头,并没有释出任何与正片有关的物料。

夹在香港本土受众和内地的广阔市场之间,TVB最初在文化融合上的尝试很有些“两头不讨好”的尴尬感。不管是将内地的流行词套进台词当中,还是以曾有的剧集“IP”与内地平台进行合作开发,所取得的播放效果以及口碑,都未达到预期。

然而,在制作经费有限的的前提下,想靠“吃老本”打开内地市场的TVB,还是选择将绝大多数制作成本,都投在了合拍作品的制作上。比如《使徒行者2》《飞虎之潜行极战》《宫心计2》等作品,仅从画面和取景上来看,就比同档期的其他剧集要显得“阔绰”许多。也难怪会有老港迷喟叹:“现在只要看取景,就能分辨这部是不是TVB和内地的合拍片。”

但对“经典”的重启,在短暂的惊喜之后,似乎并未能为TVB带来更实际的效益。同时,在合拍上的大手笔投入,也让本土剧集的制作相当吃紧。

2018年,TVB共播出了五部合拍剧。与此同时,TVB用以填充晚间八点半至十点半两个黄金档的剧集,便都以中低成本的都市生活剧为主。民国题材的作品只有两部,其中《大帅哥》还是早几年便已制作完成的一部“积压剧”;而两部古装题材,则在《延禧攻略》和《宫心计2》的夹击下,更是毫无“存在感”。

据TVB半年财报显示,2019上半年,TVB并没有任何与内地联合制作的剧集作品,这也是上半年中国内地业务的总收入下跌43%的主要原因。

财报中还指出,自2018年第三季起,内地平台与TVB的合作速度便已大幅放缓。在信贷紧缩、艺人降酬、控制制作费等政策下,人员大幅变动、项目重组,对剧集项目的主体内容及价值取向的判断也有了新的评估标准。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两地影视行业的联合制作及外判项目减少。

同时,TVB也表示,他们已经成功获得四个合拍项目,其中两个将于今年下半年展开制作,剩下两个将于2020年上半年展开制作。《使徒行者3》应是其中之一。

“TVB警匪剧”对于许多内地观众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标签,既是对将近十年间TVB警匪剧目的总体印象,也代指一种将破案与生活交织的叙事风格。通过这些轻松愉快的警匪剧,许多观众得以认识、熟悉、并成为TVB非本土的忠实受众。

以警匪剧为切入口,向内地观众打出“情怀牌”经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但在接连的情怀“轰炸”后,如今内地观众似乎对此也有些审美疲劳。

在与视频平台磨合了四年后,TVB与视频网站是否能够迈出“情怀”这个舒适区,在其他题材上进行合作,或许对于双方来说,才是真正在“创新”上的第一步。

出“奇”制胜,以“短”见长

当内地的观众对十月播出的《金宵大厦》这部彻头彻尾的“港剧”不吝赞美之词时,或许对TVB剧集制作部门和北上部门来说,都是一剂“强心针”。而由于反响良好,本剧的续集已经在筹备之中。

以香港的都市传说为底色,讲述香港都市男女的声色犬马,《金宵大厦》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香港本土剧作。除了时不时在剧中出现的内地旅游团之外,并没有太多试图与内地观众产生共鸣的设计。

内地观众或许未必会对香港青年们的人生困境感同身受,但其精巧的剧情设定,以梦境联系前世今生的奇幻叙事,以及浓缩在20集篇幅里的紧密节奏,这些都使得《金宵大厦》成为了一部得以跨越地域和文化差异的优秀作品。

《金宵大厦》

三年北上之后,TVB似乎也发现了内地观众对“差异性”的需求。

由于语言上的差异,港剧与英美剧和日韩剧一样,天生与内地隔着一定的距离,但正是这种在生活和文化上的距离,使得港剧始终有一种新鲜感。此外,两地审核标准的不同,也使得港剧在题材和设定上的选择更为丰富,手法也更为大胆。

出“奇”以求“异”,这或许会成为TVB值得考虑的另一条“北上”之路。而在官方剧集APP和网站都投入运营之后,TVB也已经不用依赖国内视频网站作为落地平台,而可以更直接地接触内地受众。

在有了这样的“底气”后,2020年的巡礼片单中,便出现了不少在设定上寻求“出奇”的作品。

《杀手》剧如其名,就是讲述“职业杀手”这一行当的故事;《黄金有罪》以“贪婪”为线索,讲述商界“人为财死”的厮杀;《唐人街》则以泰国唐人街为背景,展示中国武术在华人文化圈中的传承;《C9特工》以“C9”的英文发音谐音粤语里的“师奶”,描述一个女特工嫁给了普通男子之后的双面人生。

而像《降魔的》和《金宵大厦》等加入鬼怪和玄幻设定的都市剧,在目前的内地市场上,也同样属于较为稀少的题材。

《唐人街》

强设定与短篇幅的搭配,更容易让观众在观看时产生快感,再配合上动作场面,要做出一部让观众大呼“过瘾”的“爽”剧并不是难题。

篇幅短一向是TVB港剧的特点之一。通常来说,短则20集,长则30集,单元剧习惯用2-3集来解决一个案子,而像商战之类强设定的剧集,人物关系在5集之内,则一定会发生变化,以形成连续不断的小高潮。

尤其当内地提出将剧集控制在40集之内以改善“注水”现象时,TVB在节奏掌控上的经验,或许也能够成为其新的优势。

在今年以都市剧为主的巡礼片花中,决心迈入网络时代的TVB,似乎也试图在重点剧作中,加入可供网络传播的“点”。都市人群的戾气,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从死亡中体现的人性,这些两地共同面对的社会话题,都出现在了片花当中。

《杀手》

对于52岁的TVB来说,“减负”并非易事。不管是过去的风格,过去的传统,还是过去的情怀,由于积淀深厚,同时也会沉重不堪。而过于纠结文化和地域的差异,反而会带来更多的尴尬。

但不管是今年播出的几部口碑之作,还是从十部巡礼片花中对明年剧集的惊鸿一瞥,TVB的创作者们,在思维和创意上,都的确越来越开阔。

优秀的剧作向来能冲破文化壁垒,并能使文化差异成为带来新鲜感的特色。从香港文化生出的TVB,若想要将香港故事推向更远的地方,能否拥有求“异”,而存“同”的能力,如今看来,或许将会成为未来的关键所在。

【文/一树】

The End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