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到来的灾难竟然成了我们全家的避难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51
导读

爱人捡起画笔,几乎可以一天画一幅,我则看书、追《十三邀》,解剖大人物的思想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追得停不下来;坐在一起聊过去的高光时刻,并幻想未来好起来的样子;听父亲说他小时候在田地里捉仓鼠的故事,…

这场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计划。大多数人在家中自我隔离,与家人度过了这个史上最长假期。一个屋檐下,许久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家人又要重新习惯彼此,长时间的拘束,让内心的怨怼、焦躁外泄。本文作者左灵记录了疫情期间自己一家人困在偏远村落时,家人间的各种情绪对流。一场场情绪较量之后,ta 心想着这一切终于要转好了。

疫情期间有太多的故事需要记住,自我隔离、情绪低潮......疫情期间的情绪需要我们未来用大量的时间来缓解,而当下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文字记录现在的心情,留给未来的自己。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单读征文收到了众多读者来信,在他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无助,也看到了自助、互助。我们渴望每一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听到,每一个人的故事都能被看见。(投稿方式请看文末信息)

疫情的救赎

作者:左灵

弱者索取爱,而强者才会选择付出爱。

当得知疫情的严重性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完了,我们不会好起来了。直到后来才意识到,这次疫情对我们来说,更象是一次逃匿。

我是个敏感易怒的母亲,或许以前不是。但这几年来持续的高压生活,我无法再如从前一样平静而自然的向女儿流露爱意,甚至变得有毒。

我开始迫不及待让她长大。

愤怒于她都 6 岁了还会不留神碰洒水杯;对刚刚学拼音的她大发雷霆,明明区别很明显的四个声调,为什么就分不清。

在看着女儿痛哭着捡起被我撕成碎片的作业本,心痛感在未消逝的愤怒中不自在的游离,仿佛情绪被人狠狠踩了一脚刹车。在那一刻我尴尬万分,不知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痛感。我尽量掩饰住心情变化,草草的为这场愤怒收了尾:“捡了也没用!”

这会不会就是精神虐待?!心底里突然泛起一个念头,这太可怕了。

然后我在女儿面前忏悔,象屡教不改的渣男跪在女友面前发誓“再也不会了”一样。我替自己无地自容,继而更愤怒于自己没有改变现状的能力。

已经持续三个月零收入了。

爱人的生意一片荒芜,而我由于行差踏错突然失业,切断了家里的唯一收入。但爱人因公司问题欠下几十万的债款需要偿还,每月雷打不动的房贷和女儿的学费都需要筹集……而家里仅存的那点钱连支付两个月的贷款也不够。

更可怕的是,负债累累、潦倒不堪也只是在经历黑暗时留在皮肤上的污渍。

真正留在身体里的,是深入骨髓的惊恐。如同猴子在残酷的试验中训练出对恐惧的条件反射,最终,猴子的行为被彻底改变了。这意味着,你身体里某个部分的死去。

不管怎样,爬起来找钱是眼下最迫切的。

可现实是个死局,我和爱人抱着各自烫手的人生,每天都在互相给予的一丝丝希望中重陷绝望。渐渐,我们反抗得倦了,承认所谓的希望都只是彼此空洞的安慰,我们时刻准备再次归顺黑暗。

而此刻,突然到来的灾难,这个更巨大的黑暗,竟成了我们全家的避难所。这么说显得有些可耻,在日俱增的确诊人数、崩塌的家庭面前自称弱者,还有什么比这更懦弱的呢?

是的,我们就是这样,如乌龟一般躲在与世隔绝的偏远村落里,不再挪动步子。从原计划的 3 天,一直到 10 天、半个月、一个月……这是我们在家里呆得最久的一个春节,久到困境也开始变模糊。

在大把不用前行的时间里,我们做起各自喜欢的事情。

爱人捡起画笔,几乎可以一天画一幅,我则看书、追《十三邀》,解剖大人物的思想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追得停不下来;坐在一起聊过去的高光时刻,并幻想未来好起来的样子;听父亲说他小时候在田地里捉仓鼠的故事,仓鼠的洞穴复杂又神奇,你需要分辨哪个洞口是为了掩人耳目,哪个是真正的入口。而洞里竟也分有储藏室和卧室。惹得我们起哄,来年秋天也要带我们去找仓鼠;我还会让全家人聚在一起,做些简单的游戏,就当运动了。我还会在每天早晨做家里的人肉播报机,跟他们说疫情今天又确认了多少例。有时会聊疫情影响到的人群,中小企业减薪,有的直接倒闭。

一开始,每聊到此处都会联想到自己,困境恍然间又回来了。不过后来,这部分被唤醒的次数越来越少。又有一次聊到这时,我居然能总结出一句充满希望的话:当黑暗来临而毫无办法时,自我麻醉才是迎接黎明的好方法。

达成一致后,我们就彻底沉沦了。这一次,没有现实再来打扰、扑灭它,即使我们偶尔主动戳破“等下月初扣除贷款时就不美了”,也不会败了我们的好兴致。

而父母给了我们最实际的帮助。在吃完一顿顿丰盛的午餐、晚餐后,我们发现父母丰厚的食物储备,竟帮我们渡过了完全 0 支出的一个月。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这些“友善的爱”的滋养下,我们一家人就象回到数年前,平静美好。

只有女儿,还是会时常敏感。

一次睡前聊天,聊到上次撕碎的作业本,女儿的委屈顿时倾盆而下,哭得不象样子。就象阻塞已久的漏斗,被人一下子拉开,里面的东西一股脑儿全倒出来了。你能感到,那积怨又深又重。

我抱着她,听她哭诉,跟她道歉,替她擦掉眼泪。

最后,我们和解。那一刻,我心里想着:好了,终于要转好了。

“希望”在长大,火苗般慢悠悠的从灯蕊上长出来,越来越强壮。

虽然我们弱小的身上,仍各自有各自的伤痕,但是能感觉到,我们都在默默的攒着一股劲,等着疫情结束的春天,等待付出。

自征文以来,我们收到了大量来稿,如实写下了他们在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这会是一份真挚而沉重的纪录,我们会留存它。

投稿邮箱:anonymous@owspace

《单读 23 · 破碎之家》已经 上市

它又意外地应景了

点击小程序购买阅读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5987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