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宿便有必要吗?肠道细菌“害怕”3件事,很多人天天在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55
导读

人体肠道内大概有1.5公斤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分为益生菌、致病菌、条件致病菌三种类型,通过保持三者数量的平衡,可以维持肠道环境的稳定。 我们每天之所以有排便的需求,都是来源于肠道菌群的营养消化和代谢…

———— / 点击收听 / ————

以下为音频精华内容

肠道健康,人才能健康,随着肠道微生态的失衡,体内的胰腺、肝脏、心脏、大脑等都会出现问题,各种疾病接踵而来。我们该如何保护好它呢?

肠道的结构分为4层,从里到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基层和浆膜层。肠道的内容物除了食物、代谢废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微生物。

人体肠道内大概有1.5公斤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分为益生菌、致病菌、条件致病菌三种类型,通过保持三者数量的平衡,可以维持肠道环境的稳定。

然而肠道微生态有三怕,很多重大疾病的发生,都与肠道微生态的失衡直接相关。

1

“人丁不旺”

不同的菌群对营养的需求各有偏好,饮食单一会让菌群数量增长趋于雷同,长期只吃少数几种食物,微生物的多样性就会不断减少。

2

饮食不卫生

正常情况下肠道内条件致病菌应该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不会引发疾病。然而不卫生的饮食会导致大量外来病菌进入肠道,破坏微生态平衡,极易诱发疾病。

3

“大扫除”

我们每天之所以有排便的需求,都是来源于肠道菌群的营养消化和代谢,所以肠道内不可能做到空无一物。

如果过度追求“排毒”、“排宿便”、“清肠”,而因此长期服用泻药,就可能对肠道菌群造成毁灭性打击。

便秘往往是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信号,轻微失衡容易有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严重失衡则可能引起发烧、感染、脓肿甚至败血症。

养好肠道的益生菌,就要为它们提供充足的营养,也就是益生元,广义的益生元就是膳食纤维,比如菊粉、魔芋等,或者适当选择含有格氏乳杆菌的酸奶。但酸奶不宜空腹喝,可以在餐后或餐中食用。

今日小结

肠道的健康十分重要,然而有3件事却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吃得单调、吃得不干净、过度清肠。建议大家平时适当补充益生元。

今日互动话题

保护肠道健康有很多好方法,你还知道哪些?可以留言分享你的心得。

清心安神、疏肝解郁,巧用3杯养心茶,改善心慌心悸睡好觉

口苦超过一周,胃、胆积热可能越严重!2种水果清新口气

皮肤差、喉咙痛、老溃疡,用这3招清热祛伏火!

图片来自于网络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5996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