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妈妈,我和爸爸等您胜利回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69
导读

到了晚上10点,班上只剩小芸一人的家长未阅读通知,伍小红通过软件反复提醒,她的家长才看了通知。 直到晚上,小芸的爸爸聂磊在班级微信群里回复:“伍老师,对不起,由于聂筱芸妈妈紧急从医院抽调出来奔赴武汉支援疫…

柳钢援鄂医疗队队员——叶丽莎

因自己在湖北抗疫前线

丈夫是一名交警辅警

负责路面的交通引导工作

读一年级的女儿聂筱芸

只能和爷爷奶奶住一起

从聂筱芸的奶奶那里得知

近半个月来

由于儿子、儿媳工作忙

孙女都跟她和老伴生活在一起

也因此聂筱芸成了打卡“困难户”

疫情期间,柳州市的学校都尚未开学,为了掌握了解宅在家里的孩子们的动态,柳州市大部分学校及幼儿园都要求孩子的家长,每天为孩子进行线上打卡。通报孩子的行程和健康状况等。但是,柳钢附近的柳州市雀儿山二小一年级2班的一位同学让老师很疑惑, 因为这孩子的打卡,总是全班最后一名。

奇怪

小学生成了“打卡困难户”,家长这么不重视?

从2月7日起,雀儿山路第二小学需每天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家长需要配合班主任工作,完成每天的家人健康状况汇报,如有疫情必须单独电话或私信老师。学校要求汇报要在每天上午11点之前完成。

接到学校通知后,班主任伍小红马上通过APP转发给家长,家长们也积极响应。到了晚上10点,班上只剩小芸一人的家长未阅读通知,伍小红通过软件反复提醒,她的家长才看了通知。当时伍小红觉得,“这个聂筱芸,真不让人省心。”

7日和8日,连续两天中午到了截止时间,全班又都只剩小芸没打卡。

“难道孩子睡懒觉到中午没起来?或者是家长不重视疫情打卡汇报情况?”带着种种猜测,伍小红拨通了家长电话想弄个明白,结果电话无人接听。

于是,伍小红把打卡统计数据反馈截屏发到了班级微信群里,并在群里提醒小芸家长要及时打卡填写自觉居家观察健康状况,再三提示后,结果依然石沉大海。

伍小红有些恼火:怎么这么不重视?她为什么总是最后一个?

真相

“钢医”妈妈凌晨驰援武汉,“交警”爸爸执勤早出晚归!

直到晚上,小芸的爸爸聂磊在班级微信群里回复:“伍老师,对不起,由于聂筱芸妈妈紧急从医院抽调出来奔赴武汉支援疫情,我这两天上班执勤,没来得及跟上打卡进度,疏忽了!”

聂筱芸妈妈,柳钢医院护士叶丽莎↑

原来,聂筱芸的妈妈叶丽莎是柳钢医院精神科护士长,是首批柳钢医院派出的10个名援鄂医疗队员人之一。2月4日凌晨两点,叶丽莎电话的响起,医院通知,天亮就出发,驰援武汉!还在睡中的她跳起来,迅速开始整理衣服,打包行李,天一亮,就出发了。一去就是大半个月,至今仍在疫区战斗,未曾稍有停歇。

聂筱芸爸爸,城中交警大队辅警聂磊↑

孩子的爸爸聂磊是城中交警大队的一名辅警,那两天,他跟同事们负责路面的交通引导工作,并处理一些交通事故。从早上7点半到晚上11点,他都坚守在岗位上,没法回家。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而老人不懂手机软件的操作。聂磊说:“我晚上回家看见老师的消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就赶紧回复。”

看到聂磊的回复,伍小红心里一震,“我的各种猜测都错了!这孩子的‘最后一名’,原来是‘最美的父母’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伍小红赶紧回复聂磊:“为孩子的英雄妈妈点赞!祝一线工作者平安归来!每个人守好自己的岗位,后方才能更安心,前方也才更专心。建议家长想办法抽空打卡或安排家中老人帮打卡汇报情况。帮助孩子每天坚持汇报打卡,用行动来履行责任!”

为了配合学校的工作,聂磊花了一晚上的时间,教会年过六旬的父母如何用手机拍照、录像,把孩子在家的自学情况、身体情况以及学习防疫知识等上传到软件上。从那以后,聂筱芸再也不是“最后一名”。

泪目

老师赋文为最美逆行者点赞

了解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后,伍小红感触良深。17日晚,她将这事写成了一篇文章《“她为什么总是最后一个?”——我们班一个疫情汇报打卡“困难户”的故事》,讲述了聂筱芸疫情汇报不按时打卡背后的感人故事。

伍小红在文章的最后写道:“这突如其来的疫情,让2020 年的春节变得不同寻常。为了救治更多病人,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忙得连吃饭、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为了阻击疫情的扩散,我们的公安交警不畏艰辛、日夜排查坚守……

我们不能忘记他们身后的家人、孩子,那些一夜长大的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聂筱芸的爸妈在生死面前,选择大义,疫情面前,选择大爱!当这些最美逆行者转身前行的时候,我一定要站在他们身后,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因为我们‘战’在一起!只要万众一心,坚持下去,就是春暖花开!愿疫情早日退散,愿祖国永远平安。”

暖心

孩子提笔为妈妈加油鼓励

记者从聂筱芸的奶奶那里得知,近半个月来,由于儿子、儿媳工作忙,孙女都跟她和老伴生活在一起。“她很乖的,虽然很想妈妈,但是为了不耽误妈妈的工作,也不能打电话过去。”

老人希望,儿子儿媳能安心工作,她和老伴会在家照顾好孩子,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我们都要自己的尽一份力。你们也要保护好自己,只有自己健康了才能更好地保护别人。”

目前,聂筱芸的妈妈叶丽莎和另外几名“钢医”护士还在武汉洪山方舱医院,穿着白色蓝条的防护服,正在与疫情作战,全力以赴救治和照顾病人。

“妈妈,你下班啦?辛不辛苦?你吃饭了吗?”在武汉这些天,懂事的聂筱芸在妈妈下班后,视频通话时,都会说些暖心的话。她也用稚嫩的笔迹写了一张字条:“祝妈妈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保护好自己,我和爸爸等您胜利回来。”

叶丽莎的亲戚和朋友的小孩得知她去武汉驰援的事情后,也纷纷通过绘画等给她加油鼓劲。

2月14日,叶丽莎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今天是我到达武汉支援的第11天,妈妈每天早晨都会通过微信告诉我今天是几月几日、我到武汉第几天,以及对我的鼓励,有我的小棉袄,我们家可爱的果果哥、可佳姐两个小宝贝,她们知道我来到武汉支援,还特意为了我,画了美丽的画来鼓励和支持我。谢谢大家,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可以战胜这场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那些战斗在最前线的柳钢人啊

所有人都盼望着你们

归去来兮

前线

柳钢援鄂医疗队发回来的“报平安”视频

是你们

一个个小家庭的 聚少离多

才让更多家庭的 聚多离少

心在一起,就是团圆

为了今后更温馨长久的相聚

我们还需要一起加油

来源:柳钢报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