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官媒报道,2月20日,南部战区海军远海联合训练编队在太平洋某海域组织了一场远海综合救助演练。
按照惯例,这应该是一次看起来很平常的演练,我们来看一下演练的具体内容:综合补给舰查干湖舰模拟“遭敌”攻击,在远海大洋失去动力,处于漂泊待援状态。演练开始后,编队指挥所命令某新型远洋救助拖船前出,对补给舰实施综合救助。期间,某新型远洋救助拖船对模拟战损的查干湖舰实施了降温灭火、离舰损管、装备抢修、医疗救护和海上拖带等综合救助行动,进一步检验了编队在远海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
按照编队指挥所参谋蔡育坚的说法,“此次演练在科目和环节设置上紧贴实战,实现了拖船远距离驰援、远海离舰损管、大风浪条件下拖带等多个突破,为舰艇编队在远海实施综合救助积累了宝贵经验。”
也就是说,此次演练的亮点在于远海实施综合救助,具体来说,就是“拖船远距离驰援、远海离舰损管、大风浪条件下拖带”等。
但在笔者看来,这次远海训练还有一个更大的亮点,那就是号称“航母奶妈”的901型综合补给舰2号舰“查干湖”舰(舷号967)首次公开参与演练。
“查干湖”舰现身南海,一方面表明该舰已经入役,装备南海舰队;另一方面,也说明该舰在为将来配属国产航母编队做准备。
901型综合补给舰之所以被称为“航母奶妈”,就是因为它是专为航母编队而量身订制的。在2018年4月12日的南海阅舰式上,901型大型综合补给舰首舰“呼伦湖”舰(舷号965),隶属于“航母打击梯队”,紧跟“辽宁”号航母之后亮相。由此可见901型大型综合补给舰在航母编队的重要位置。
“查干湖”号大型综合补给舰于2017年上半年与广州国际造船厂下水,并于2019年上半年刷号,这意味着该舰于去年年末或今年年初正式入役。此次现身演兵场,是它入役后的首次公开亮相。
“查干湖”号能被称为“航母奶妈”,自然有其非凡之处。首先是排水量大,满载排水量超过四万吨,是此前903型综合补给舰的两倍。排水大,意味着拥有更大的运载能力,可能装载更多的补给燃油和物资。其次是补给设施多,右舷布置有3个补给门架,从前到后分别是液货补给门架、干货补给门架和液货补给门架;左舷则有4个补给站,多出1个补给站的设计是为配合航母上的右舷航空燃油补给门架;舰艉设置有一组吊车,分别安装在左右两舷,主要用于锚泊补给,即受补给船与补给舰在海上靠帮,然后通过吊车将物资吊运到受补给船上,一般多用于对潜艇进行补给;舰艉上层建筑内设置有双机库,能够容纳两架大型运输直升机,可以实施垂直补给。
目前,901大型综合补给舰只服役两艘,正好可满足我国现有的两艘航母组成两个航母编队进行远洋航行,估计还有在建的,因为我国今后还会有第三艘、第四艘航母服役,这也要求建造更多数量的901大型综合补给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不仅要看我国建造了多少艘航母,还要了解相关的配套舰艇,只有配套齐全、完善的航母编队,才能真正发挥出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