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四川人都是什么取名鬼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08
导读

本湖北人在它登上热搜前就吃过了,但一直以为它叫饵菜,是用来做榨菜的。 但吃不惯折耳根的人也是实打实的害怕,毕竟这个玩意儿真的不愧鱼腥草之名,一口能叫人升天, 就好比螺蛳粉,爱的人离不得,恨的人闻不得…

在一片让人伤心悲痛的疫情信息中, 四川的三次热搜成功把我可爱到了。

首先是捐完儿菜捐菜谱,

然后淳朴热情的村民捐了3吨折耳根

最后全国人民成功发现了一个 隐藏的事实——

四川几乎把所有蔬菜都重新取了一遍方言名,比如著名的洋芋,其实就是土豆。

以至于外地人去四川点菜会满头雾水——我点个手撕包菜都没有吗?

四川人去外地点菜同样受到极大冲击,叫了这么多年的菜原来不叫这个名儿!我到底咋点菜嘛!

为了方便川渝人民去外地吃蔬菜,助力广大去川渝旅游的爱菊护菊,我们整理了一下 四川人藏了哪些宝藏蔬菜,以及它们到底叫啥。

1

抱儿菜

答案

娃娃菜、南充菜

本湖北人在它登上热搜前就吃过了,但一直以为它叫饵菜,是用来做榨菜的。家常做法就是切了片清炒, 口感软滑,带点微苦,在大鱼大肉包围下的冬天,非常讨喜。 但看了四川人的教程——我感觉自己吃了假菜。

© 抖音号:美食米阿米

四川经典做法就是加腊肉炒,腊肉进锅翻炒,变得喷香,儿菜也被腊肉的油脂浸润,吃起来软和有滋味。反正四川朋友说,不管什么蔬菜, 和腊肉炒就对了。

© 抖音号:二十吃垮成都

进阶的做法是 做泡菜,把菜儿子洗干净,扔进家家户户都有的老泡菜水里头泡三夜,酸脆爽口开胃一流。

我的四川网友极力推荐 儿菜配蘸水,用煮过腊肉的汤或是直接清水煮熟菜儿子,用小米辣蒜末香油花椒油醋香葱等调好蘸水(不会的按火锅调料去配也成)。 在大鱼大肉的冬季,用清水高汤把脆蹦蹦的儿菜煮得来稀溜耙,蘸下蘸水送进口里,是什么都不换的美味。

顺便想问一句,四川的儿菜怎么能长那么大个的?!能不能再捐赠一下种植技术

2

猪鼻孔

答案

折耳根

看见猪鼻孔三个字,你是不是觉得没有疑问了,但不好意思,四川的猪鼻孔不是猪的鼻孔,而是 大名鼎鼎的折耳根!没错,就是鱼腥草!

西南人民对这道菜有多爱?从村民辛辛苦苦挖了三吨捐给武汉可见一斑,都是心头肉,最好的东西给出去啊!

但吃不惯折耳根的人也是实打实的害怕,毕竟这个玩意儿真的不愧鱼腥草之名,一口能叫人升天, 就好比螺蛳粉,爱的人离不得,恨的人闻不得。

四川人民贡献了菜谱,说照这样做,不好吃可以去打他们(非本人言论,概不负责)

© 微博号:中华美食

第一次听说的做法是 折耳根排骨汤

© 抖音号:南山味道

最常见的吃法是凉拌,把折耳根洗净折成段,用盐巴lan(腌)一下,加酱油、油辣子、味精、花椒面、糖、酱油拌匀。注意,这里的辣是 四川的辣,广东辣不算数。

再就是下火锅,折耳根在红油辣锅里煮上一遭,腥味就会变成清香,嚼一口,会有铁棍山药一样的绵软口感。

3

藤藤菜

答案

空心菜

没错,tén ten cài其实就是空心菜,但这个事实很多四川人也不知道!逛超市你可能会看到两种长一样的蔬菜,一个叫空心菜,一个叫藤藤菜, 空心菜还卖得比较贵......

川渝地区流行这么一句话, 吃了“藤藤菜”,长得高又帅! 反正也没有什么根据,大概就是看上了空心菜又长又直的身子。

四川一般用炝炒的做法,加点蒜片或干辣椒或青椒碎炒来吃,也可以用水汆了凉拌吃。当然,去川渝旅游,你更可能会在重庆小面里见到它。

4

瓢儿白

答案

上海青

看得出来,四川老铁取名喜欢直接描述外型,你看上海青的菜根 它又白又圆,就像咱舀水那个瓢儿......反正就决定他叫瓢儿白了。

咋吃:常见的做法无非就是加点蒜瓣,炒上一碟子。在四川,它还可以加上干辣椒炝炒,码在酸辣粉、抄手上、煮在火锅里......

5

冬寒菜

© 抖音号:火筵家常

四川人说的冬寒菜学名葵菜,也有人叫冬苋菜或滑菜。汪曾祺先生那篇《葵·薤》写得很清楚:“这种菜吃到嘴里是滑的,有点像莼菜……叶片圆如猪耳,颜色正绿,叶梗也是绿的。”

四川吃冬寒菜最爱做稀饭。把冬寒菜切碎,加一点点盐,用大米煮一锅不浓稠的稀饭,这是冬天常吃油腻的时节最好的享受。

6

汉菜

我几乎没有见过哪个常吃苋菜的地儿把名叫对的, “han菜”是更常见的读音。 北方几乎找不见冬寒菜的影子,红苋菜倒是偶尔能在特色菜馆里吃到一些。

出了外省怎么点?有但凡有这道菜的餐厅你讲红han菜,大家就明白了,再不济,你讲要一叠炒出来汤是红色的菜,立马就心照不宣了。

加蒜瓣爆炒、煮菜汤,只需要加一点盐,就能极美味。

7

颠颠儿

xx颠颠儿,其实就是某种植物的嫩茎叶。

北方人可能从来没想过打这些小嫩芽的主意,但在南方,夸张一点讲,绿的、带叶子的都有沦为盘中餐的可能性。萝卜、红薯、南瓜、豌豆这些你可能吃过,但他们的嫩茎叶,实不相瞒也挺好吃。

在四川,这类茎叶类的绿叶菜都被统一用上了叠词加儿的取名大法,比如 萝卜嘤嘤儿、红苕颠颠儿、南瓜藤藤儿、豌豆尖尖儿.....反正是从种下去开始,不管是茎叶还是果实,都得吃个干干净净。

凉拌是处理颠颠儿们的最佳方式之一,水分极佳又柔嫩的茎叶能够极大程度的保留原始的清甜美味,又能同后续加上的各种佐料完美融合。

© 抖音号:厨子说菜

如果让四川人评选最受喜爱蔬菜, 我打赌豌豆尖尖儿能排上前三。 四川人吃豌豆尖的方法也多,除开凉拌,可以切成碎末煮粥,可以涮火锅,可以煮清汤,各种粉面里头也从来少不了豌豆尖的身影。

8

春见柑

这次,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因为你对它的四川名字肯定更加熟悉。

答案

耙耙柑

如果有最惨水果投票,我愿意投它一票。作为最广为人知的种植地,耙耙柑跟着四川一起打开了市场,打响了名声。说起 四川耙耙柑或是丑柑,大家都知道是它,但谁能想到人家的学名是春见柑啊!

春见柑由日本的“清见橙”,中国的“椪柑”杂交培育而成,好不容易取了一个文艺小清新的学名,到了四川就被迫改名“耙耙柑”,有些人还叫人家丑柑。这不就相当于一姑娘叫玛丽亚,到了四川大家都管她叫老马么, 简直是没有柑性,伤透柑心。

但不管叫啥, 四川产的耙耙柑好吃是真的。

四川人真的很爱取名字,方言自成一体,樱桃叫enter,吃饭是吃莽莽,跳广场舞是跳坝坝舞......由于四川话过于可爱,强烈建议四川人编撰一本四川话辞典!

顺便问一句,去四川旅游需要自备花名吗?叠字加儿那种!

谢谢你看到这里,点击「在看」就能点亮四川话技能~

文 | 草厘子

图 | 网络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