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学习胡人,是中原文化的进步还是倒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37
导读

这个时候肥义在旁侍奉,武灵王说:“筒王和襄王这两位君主的功业,就在于能够计算抵抗胡和翟人的好处。愚蠢的人不知道如何做事情能成功,智慧的人能够看明白尚未成形事情,那么大王您为什么还要犹豫不决呢?”武灵王说:“我…

赵武灵王十九年春正月,武灵王在信宫大会群臣。又召见肥义与他一起商讨天下之事,谈了整整五天。武灵王向北方掠取中山国的土地,一直到达房子地区。接着又前往代地,北至无穷,西到黄河之畔,登上了黄华山。又召来楼缓商量说:“我的先王趁着时代的变化,称雄于南方藩属之地连接漳水和滏水之间的险阻要塞,修筑长城,又夺取蔺、郭狼等地,在荏地打败林胡,但是功业并没有完成。

现在中山国处在赵国的腹心之中,北边有燕国,东边有东胡,西边有林胡、楼烦、秦韩两国的边界线,却没有强大军队的守卫,这样会亡国的,该怎么办呢?要做出超出世人的功业,必定会遭到世俗的牵累。我打算穿胡人的衣服。”楼缓说:“很好。”群臣都不愿意。这个时候肥义在旁侍奉,武灵王说:“筒王和襄王这两位君主的功业,就在于能够计算抵抗胡和翟人的好处。

为人臣子的,如果受到宠信,就要有孝、悌、长、幼、顺、明的德行;如果通达理,就要有补助百姓、利于国君的功业,这两样是做臣子的本分啊!现在我有意继承襄主的事业胡人和翟人居住的地方开疆拓土。但是怎么也找不到有利于百姓和君主的贤臣辅佐啊。

我提倡穿胡服是为了使敌人衰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不必使百姓劳苦,就能继续筒、襄二主的事业。凡是有超乎当世功业的人,一定会受到俗世的牵累;有独特谋略的人,也一定会遭到傲慢之民的埋怨。现在我打算教百姓穿胡服、练习骑射,世人一定会非议我的,这该怎么办呢?”

肥义说:“臣说事情有了疑惑就不会取得成功,行为有了疑惑就不会获得好的名声。大王既然已经抱定了违背世俗的念头,就不必再顾虑天下人的非议了。况且德行至高的人不合于俗世,成就大功业人不会与大众一起商量。

当初虞舜为有苗跳舞,大禹裸露上身进入国,这不是为放纵欲望而娱乐心志,而是通过以德服众来实现功业啊。愚蠢的人不知道如何做事情能成功,智慧的人能够看明白尚未成形事情,那么大王您为什么还要犹豫不决呢?”武灵王说:“我并不疑惑穿胡服这件事,而是担心天下人耻笑我。

狂妄之人快乐,聪明的人感到哀伤;愚蠢之人所耻笑的事情,贤明的人能够看得明白。即使世上有顺从我的人,穿胡服的好处他们也未必知道。即便全天下的人拿这件事嘲笑我,胡人和中山的土地我一定要占有。”于是下令改穿胡服。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6235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