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有一个石经城的形成起源,竟源于一群重刑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03
导读

我想,如果我没遇见夏多,我永远不会知道,在尕朵觉悟神山脚下,有那么一个历史久远到可以追寻到19世纪的石经城。 那是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就像邦日朵卡,脚下的尘土,和薄薄雪晶,一切都显得自然…

聊了些许时候,我问夏多,除了赛康寺外,扎多还有没有不为人知的所在。

这么一个问题,倒让夏多兴奋了起来,告诉我说,有的有的,有一个当地曾经部落建起的石经城。

“那还等什么,我们现在就去吧!”我压根没有征求皮亚力的想法,询问又像是不容置疑的和夏多说。那一刻,我多少有些失礼。可我总是抵不住小众的景点又或者说还算不上景点的遗存。

“好的嘛,好的嘛,我也是这样想的嘛。”夏多倒没因为我失礼的语气不快,反而显得如我一般兴奋。二话不说,就去屋外,启动他刚买的新车,暖车,出发。

邦日朵卡

我想,如果我没遇见夏多,我永远不会知道,在尕朵觉悟神山脚下,有那么一个历史久远到可以追寻到19世纪的石经城。

这个名为邦日朵卡的石经城,应该没有多少人有听说过。这一片地区在解放前是邦日丹玛部落属地。清朝咸丰年间,约1851年至1861年间,竹节活佛圆寂后转世在蒙古尔津族蒙古尔津百户的弟弟昂力拉根成为竹节寺喇嘛,将竹节寺属及歇武赛巴并为一族,竹节寺竹节族寺、族合一。从此邦日丹玛部落信奉噶举派,自邦日丹玛人青才江开始推行重要法则:对属民不再用重刑,而是视情节轻重让违法者凿刻石经,情节越严重凿刻的石经越多,因为邦日丹玛部落这奇特的惩罚方式成就了这一片位于尕朵觉悟神山脚下那神秘而鲜为人知的石经城——邦日朵卡。

或许真的需要感谢夏多,高原暖人的阳光和高原稀薄的空气,一样让人有独特的感觉。而穿行在邦日朵卡,给人的感觉更加独特。

它比不上嘉纳嘛尼石经城的大,也比不上玉树地区那神奇的水玛尼、冰玛尼,但它沉淀下来的历史厚重感,和经文凿刻间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深深悔悟,是其他石经城所没有的。

那是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就像邦日朵卡,脚下的尘土,和薄薄雪晶,一切都显得自然的真实,虽然古旧,却更加舒服而富有禅意。

不时,有转经的人儿走过,画面宁静。

等我飞完航拍,拍完照片,皮亚力已经帮我背起摄影设备,夏多也问我要走了么。

我笑着摆摆手,说,来了,怎么都得看看,起码转上三圈再走吧。

夏多也笑了,深情抚摸着石经城上的石经,饱含着虔诚,说,好的嘛,好的嘛,这样最好不过的嘛。然后跺着步子,边向我和皮亚力诉说着这片石经城的故事,那流淌在他血液里的虔诚,化作言语间的深深情感,在点点滴滴间读到的都是他对这片故土的深爱,都是他的依恋。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6236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