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犯错后需要冷处理,"晾"孩子是门学问,能让孩子充分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17
导读

相信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曾经历过这样一种情景,孩子犯错之后,父母对其进行教育,但是他们却对这种教育产生抵触,甚至是在之后故意犯同样的错误,让父母更为恼火。 从李女士和邓女士的两种不同教育方式来看,孩子在…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对于父母而言,培养一个孩子最难的一步既不是生育孩子,也不是养育孩子,而是教育孩子。很多时候,孩子由于受到自身认知能力以及天性的影响,在教育上往往让不少父母头疼不已。

相信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曾经历过这样一种情景,孩子犯错之后,父母对其进行教育,但是他们却对这种教育产生抵触,甚至是在之后故意犯同样的错误,让父母更为恼火。

就在前不久,李女士和邓女士就先后经历了类似的事情。当时,李女士5岁的女儿在客厅里奔跑玩耍。出于安全考虑,李女士一度要求女儿不要在客厅跑动。但是女儿根本就没有理会。

突然,女儿被一旁的垫子绊倒摔了一跤,迅速哭了起来。对此,李女士感到特别生气。毕竟自己刚刚才跟她强调不要在客厅跑动,就是不听。女儿的哭声没有赢得一丝怜悯,反而遭到李女士的一顿痛骂,哭得更凶了。

此后好长一段时间,李女士的女儿都好像在刻意回避她,不仅不跟她说话,而且拒绝听从她的要求。这让李女士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孩子做错事情父母不该加以训导吗?

与李女士有着相同困惑的,还有邓女士。邓女士8岁的儿子刚刚步入小学,并且第一次体验放假之后还有作业做的生活。为了确保孩子能够按时完成作业,邓女士每天都会督促孩子在家做作业。

这样一种枯燥的生活让孩子的怨气迅速积攒,在碰到不会做的题目之后,孩子的情绪彻底爆发。只见孩子不仅将书本丢到一边,还扬言就算被退学也不要做作业。

对此,邓女士并没有打骂孩子,而是找他讲道理。但是很快邓女士便发现,孩子一句都没有听进去,反而在遭到教育以后,情绪变得更加暴躁,甚至还一度要作出打邓女士的举动。

从李女士和邓女士的两种不同教育方式来看,孩子在犯错之后,父母立即对其进行教育,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成效,反而有可能加剧事情的严重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即刻教育的弊端

·亲子情绪尚未稳定

孩子在犯错时,父母和孩子双方都将出现一定的情绪波动,这是在所难免的。在这种情绪彻底消除以前,父母就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么很可能会对教育效果带来阻碍甚至是造成负面影响。

一方面,孩子存在不良情绪容易导致教育成效大打折扣。受到天性的影响,孩子在情绪没有稳定下来之前,父母就对他们进行教育,那么孩子很可能会产生抵触。

另一方面,父母存在不良情绪会导致教育出现扭曲。如果父母正值气头上,那么在教育孩子时,无论是语气还是态度,都会显得过于强硬。以这样一种状态去教育孩子,孩子即便是接受了,也很难信服,甚至是因此曲解教育内容。

·父母教育缺乏引导

一般来说,孩子在犯错之后,其实并不能第一时间意识到自身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果这时候父母直接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么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父母就是觉得他们做得不对。但是此时孩子很可能无法意识到自身为问题所在。

这样一种问题的出现,将会导致教育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孩子能够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并且及时更正自己的行为。但是由于他们并不知道问题的错误所在,所以很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另外一种则是孩子固执己见,不肯听从父母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教育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而且很可能会影响亲子之间的和睦关系。

·缺乏孩子更正时间

有些时候,孩子在犯错之后,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有心进行更正,但是暂时还没想到比较好的更正方法。如果这时候父母毫不顾忌孩子的个人想法便开始进行教育,那么很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

可见,当父母发现孩子犯错之后,应该做的并不是立即进行批评教育。那么,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父母应该如何加以应对呢?

应对孩子犯错的正确方式

事实上,孩子在犯错之后,父母可以采取的最好教育方式,不仅不是立即进行说理教育,反而是放任不管,将孩子"晾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冷处理。那么,这样一种做法,究竟有何好处呢?

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犯错一事进行冷处理,可以较好地实现亲子双方情绪的调整。在情绪都得到平复之后,再进行后续的教育工作,孩子将能够更好地接受。

此外,父母在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既能够确保教育内容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同时也能够很好地预防打骂式教育的出现。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好地意识到问题的不当之处。

另外一方面,以冷处理的方式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可以较好地预防孩子不当性格的养成。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性格是具有一定可塑性的,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其性格其实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父母和孩子在碰到问题时能够先相互冷静再进行处理,那么孩子就不容易出现顶撞父母、情绪暴走等情况。这样,孩子才不会形成暴躁的性格,这对其后续的成长发展大有裨益。

当然了,冷处理也存在一定弊端,如果父母不能比较正确地运用,那么其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负面效应,影响孩子的成长。那么,在使用"冷处理"的教育方式时,父母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

"冷处理"的注意事项

·并非绝对适用

父母应该清楚,冷处理的教育方式并不适用于任何的情况,有些状况下采取冷处理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例如,孩子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这种行为本身是正确的,但是孩子撒谎毕竟不是好事。

如果这时候父母对孩子进行冷处理,那么孩子很可能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甚至是因此舍弃许多优良的品质。这从教育本身的角度出发,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注意使用时间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冷处理时,应该注意冷处理的使用时间。即便孩子犯下了比较严重的错误,父母也不能长时间对孩子不管不顾。否则,他们很可能会对自身行为进行无限放大,进而出现心理阴影,甚至是出现一些过激行为。

·讲明使用原因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冷处理之前,应该跟孩子讲明对其进行冷处理的原因。一方面,讲明原因能够规避孩子胡思乱想行为的发生。有些孩子在遭到父母冷处理之后,很可能会产生过于极端的想法,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另一方面,告知孩子冷处理的原因,能够引发孩子思考。这样,孩子在遭受冷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地意识到自身的错误所在。这对于后续教育的进行有着良好的铺垫作用。

我是鲸鱼妈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6254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