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的这段时间,想必大家的厨艺都实现了突飞猛进吧,醋溜白菜、糖醋里脊、麻婆豆腐、电饭锅里蒸蛋糕、凉皮、油条、花卷……只有没想到的,还没有不敢做的。
就拿凉皮来说吧,翻翻朋友圈的晒图,你会发现,每天至少有五户家庭在做凉皮,都是被我们激发出来的厨艺啊!
(图片来自:未留下姓名的做凉皮网友)
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听到了这样一种说法:“炒菜1小时=吸半包烟,长期接触高温油烟不利身体健康!”这……还能不能让人好好下厨了?!
炒菜1小时=吸半包烟,这是真的吗?
关于“炒菜1小时=吸半包烟”的说法主要来源于上海同济大学肿瘤研究所的一项调查发现。
该调查显示,中老年女性因长期接触高温油烟,其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了2~3倍。在非吸烟女性肺癌危险因素中,超过60%的女性长期接触厨房油烟;有32%的女性烧菜喜欢用高温油煎炸食物,同时厨房门窗关闭或通风欠佳。
可是, 这仅仅只能表明厨房油烟是导致肺癌的危险因素,并不能说明厨房油烟就一定比吸烟的危害更大(或相同)。因为两者从化学成分上来看就不尽相同:
厨房油烟的主要成分有醛、酮、醇等,其中包括苯并芘、挥发性亚硝胺、杂环胺类化合物等已知高致癌物。
而香烟点燃后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上千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毒性较强的有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氰化物放射性同位素以及各种有害金属等。
再者,炒菜和吸烟时人处的空间大小、通风情况、单位体积浓度等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不能笼统地就将两者的危害等同起来。
所以, “炒菜”和“吸烟”并无可比性,还是可以开心做美食的,注意不要长期接触高温油烟就可。因为长期接触高温油烟确实对人体有害。
做对4件事,减少油烟带来的危害
尽管厨房油烟有害,但只要大家在烹饪时注意以下几点,还是可以减少油烟带来的危害的。
1、不要炒完菜马上就关油烟机
除了保证厨房的通风外,还应注意油烟机早开晚关。一般做饭前或是油锅还未热的时候就该打开抽油烟机了,如果采用煎炸、爆炒等烹饪方式, 关火后过3~5分钟再关闭抽油烟机。
2、不要等油锅冒烟时才下锅
当油烧到150℃时,食用油就会生成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丙烯醛”,损害鼻、眼和咽喉黏膜。当油锅冒烟时,往往油温已达200℃以上,这时产生的油烟就具有了很强的毒性。 一般将一根竹筷子插入油锅中,周围有小气泡时就表示温度差不多了。
3、减少煎炸爆炒等烹饪方式
传统中式烹饪方法,比如煎炸爆炒等油温都几乎在260℃以上,对健康不利。 可多采用蒸、煮、凉拌等烹饪方式,同时,可尝试多用微波炉、电饭锅、烤箱等电器来做菜。
4、少使用或不使用“二次油”炒菜
这里说的“二次油”包括 油炸剩下来的油,也包括 炒菜后不洗锅油锅上附着的油脂(建议在炒下一个菜前,洗一下锅),这些油当再次高温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致癌物(如,苯并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