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为神化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安排了智激周瑜,三气周瑜这些虚构的情节烘托出他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形象在罗贯中笔下完全别扭化,成为了一个鼠腹鸡肠,气量狭小之人。小说并非真实,历史上的周瑜可是高大的英雄形象,年仅24岁就当上了年俸两千石的建威中郎将,江东地区的人们就称其为周郎,郎在古代是特指英俊帅气的男生,可见周瑜不光是事业有成,而且也长得十分的英俊。
年少有为的周瑜自然吸引了万千少女的瞩目,就连著名的江东美人小乔也不例外,不久后粉妆玉黛的小乔也成为了他的妻子,想想看,作为一个才24岁的年轻人,就成为了一方的高级将领,还有一个娇艳欲滴的妻子,他的事业与家庭都达到了人生巅峰,可谓是相当的圆满。
就连著名的诗人苏东坡也写了一首《赤壁赋》表达出自己对周瑜的羡慕之情,其中就这样写道: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公瑾就是指周瑜拿着羽毛扇子,带着青色的头巾,安之若定的指挥千军万马与曹操决一死战,这是一个多么儒雅且神武的形象啊!
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只是作为一个使者出使东吴,连正式的官职都没有,更谈不上建功立业。这样的情况下英姿勃发的周瑜为什么去嫉妒他呢?还会因为嫉妒而活活气死自己?此乃无稽之言罢了,以他英气逼人的形象别人妒忌他还差不多。就连诸葛亮的主公刘备也评价周瑜为“器量颇大之人”,所以说周瑜并不是没有格局的人,相反他是一个恢弘大量的人,可小说中却成为了衬托诸葛亮的牺牲品,完全被丑化罢了。
和《三国演义》了不同,正史里的周瑜绝对不是一个小肚鸡肠、嫉贤妒能的人,相反,他性情和度量宽大。
在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孙权此时年纪尚轻,所以倚重张昭和周瑜二人。周瑜“性度恢廓”,因此很得人心。但是老将程普却对周瑜突然居于高位不满,因此两人关系不和。程普也是东吴的元老了,孙坚起兵时他就追随左右,参加过镇压黄巾军和讨伐董卓的战斗,后来又跟随孙策征讨江东,屡建战功。
孙权将周瑜提拔为大都督以后,程普虽然也被任命为都督,但是要比周瑜略低半级,这对于程普来说确实有些不能接受。根据《江表传》记载,程普还多次仗着年长“陵侮”周瑜。然而周瑜却“折节容下”,以低姿态和程普相处。周瑜这一态度最终打动了程普,程普对周瑜的态度也转为敬重。
从周瑜对程普一事来看,周瑜绝对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否则不可能多次容忍程普的欺辱,还以低姿态来对待对方。
在正史里,也没有记载周瑜嫉妒诸葛亮才能的事,当然,他对于其他势力的人还是有所提防心理的。比如他就劝告孙权,刘备“非久屈为人用者”,建议将刘备和关张二人分开,以宫室美女诱惑刘备,而让关张为己用。不过这只是正常的为自己君主利益考虑,并非嫉贤妒能的表现。
所以在正史里,周瑜不是一个小肚鸡肠、嫉贤妒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