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男子都蓄胡须,甚至有无须不美之说。整个三国时期,无论曹操还是张飞都是须发戟张的形象,儒雅的诸葛亮也是几缕长须,可谓风度翩翩。最出名的莫过于关羽,甚至因为胡须长得漂亮而有“美髯公”的绰号。
可是,同样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赵子龙,其武艺高强,似乎还在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之上,可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书籍,都将他刻画成一个“脸白无须”的形象。这和他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曹营的威猛形象可是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呢?
赵云一生,没有啥风流韵事,这在崇拜武力的古代是不敢想象的,即使鲁莽如张飞,不也得到夏侯家族的从侄女为妻吗?以常山赵子龙之威名,竟然没有三两个红颜知己,实在是说不过去的。
所以,现在很多人,不但对赵云的身份起疑,甚至对他的性别也产生很多疑问。甚至有传言,说是坊间发现刘备的手稿,清楚记录五虎上将的赵子龙竟然是女子。虽然这个说法很值得怀疑,仅“刘备手稿”一说,就很容易被证伪了。
但是,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这两本书里,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令人深思的疑问,姑且整理一下,供有心人进一步研究。
首先,刘备第一次见到赵云,就“惊为天人”。那时候的赵云还是公孙瓒的部属,刘备就对他“深加接纳”。所谓的接纳,就是“同榻而卧”。据《三国演义》描述,刘备最喜欢在接纳别人时邀请对方“同榻而卧”。关羽张飞就不用说了,即使诸葛亮之儒雅,不也是上过刘皇叔的卧榻吗?
而刘备之与赵云就有点特别,《三国演义》的描述是“同床眠卧”,要知道,三国时期的床和榻是不同的。榻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沙发之类,床可是真正晚上睡觉的用具,之间的差别怎样?反正,两个大男人是不大可能的。
再后来,赵云因老兄去世,需要回家奔丧。临别之时,刘备说了一句话:“终不背德也。”这句话也很是值得我们玩味。所谓“背”,就时背信弃义之意。古人兄弟反目叫“背”,君臣失节也叫“背”,夫妻反目还是叫“背”。
那么,刘备口中的“背”何解?而且背字后跟着的是“德”字,如果说,让赵云不要背弃自己,应该说“终不背备也”,这个“德”,我们能否理解成“三从四德”之德?如果可以,那赵云和“三从四德”有什么关系呢?
有人说,赵云有赵统和赵广两个儿子,怎么可能是女儿之身。但是,我们翻遍《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确实,赵云两个儿子都有记载,赵云死后,赵统还向后主报丧,赵广随姜维出征死于沓中。但是,偏偏没有赵云妻子的任何记载,难道是巧合吗?
换做魏国或者东吴,这个遗憾一定有史官予以补漏。可偏偏就是蜀汉刘备,不设史官,难不成,以忠义名誉天下的刘备玄德公,真有什么要隐瞒的吗?
再回过头去看看赵云奔兄丧一事,彼时,赵云年龄还不大,也就二十岁左右,他的兄长会有多大年龄?作为家境平凡的赵云,他的父亲会有能力娶上几房老婆吗?再说了,奔兄丧还需要五六年之久?
那么,这五六年间,能发生些什么事情?偏偏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公孙瓒处结识刘备、“同床眠卧”之后不久。如果用“阴谋论”来分析,五六年,足够生一个孩子再断奶哦。
赵云成名之战——长坂坡之战,也是疑云重重。这奋不顾身地七进七出敌阵,就为了救刘皇叔的儿子“阿斗”。好不容易找到了,这阿斗还在哇哇大哭,可乱军之中哪有时间哄小屁孩呢?只能把阿斗藏到怀中继续战斗。
本来哇哇大哭的阿斗,在赵云的怀里,却是“睡得香甜”。这一番恶斗,有谁可以不流汗?赵云肯定也是满身汗臭对吧,而本来就在哭闹的阿斗,为什么在满身汗臭的赵云怀里香香地睡着?试问,孩子在哪个地方睡得最安稳?母亲的怀里!女性的怀里!
最后,赵云平定荆州四郡,桂阳太守赵范就想把妹妹许配给赵云。美女爱英雄,英雄爱美女,此乃千古常理,可赵云偏偏就是拒绝了,拒绝的里有还如此儿戏“同姓不得婚配”。
观乎赵云一生,刘备对他可谓信任有加,每临大战,都把自己的家眷托付给赵云照顾,这是最值得我们生疑的地方。试问,哪一个帝王,会把自己的后宫教给一个大男人打理?古代皇宫之中有男人不错,但不都是太监吗?这个原因,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
综合以上几点,从赵云没有胡须这个表象,结合他与刘备之间医生的交往,蛛丝马迹之间,似乎也可以得出“赵云本是女儿身”的结论。如果属实,那么,赵云就是我国历史上真正的“花木兰”了。不知道您对此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