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第三天的行程是卢克索:真正的古埃及城市。
第3天,萨沙从地中海边的亚历山大,长距离坐车赶到了埃及南部城市卢克索。
卢克索在西方的名气非常大,被视为真正的古埃及城市,古埃及文化的中心。
不过,它在中国的名气很小,恐怕10个中国人最多一二个听过这个名字。
图上是我在卢克索去的第一个景点,可惜我忘记是什么玩意了。
当时下了车,我光顾着去对面小店买冰冻可乐。
该死的卢克索,天气实在太热了,接近40度的暴晒。
卢克索这里,年平均气温超过25度,降水量只有5毫米,夸张不夸张?
也许是冰可乐降低了我的智力,事后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 这是什么。
写文章前,刚去问了埃及小伙,他告诉我“那是门农神像”。
这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阿伽门农,特洛伊战争中的希腊联军统帅。
据说这两个20米高的神像,本来是一个巨大神庙门口的门神。
可惜神庙已经被后面的法老拆毁,只剩下搬不动的2个神像了。
埃及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前1786年)。
这里简单做做知识普及。
古埃及大体可以分为古典时代、帝国时代、希腊化时代、罗马统治时代、阿拉伯时代。
西方人一般不把,从希腊化时代以后的埃及,看做是古埃及。
从此以后2000多年,古埃及文化逐步被希腊文化、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吹散了,至今基本没有残留。
而古典时代、帝国时代,才被西方人看做是古埃及文化时期。
其中,著名的金字塔,就是古代时代早期的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约前2181年),开始修建的。
而帝国时代从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67—约前1085年)开始,埃及才真正成为世界大国,将古埃及文化推到顶峰。
而卢克索就是古典时代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约前1786年)的埃及首都,建立于第十一王朝,距今已经有4000年的历史。
这里作为埃及首都长达700多年,留下了无数的古埃及遗迹,被誉为地球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
这是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殿,卢克索一个著名的景点。
大家注意神殿后面的高山,完全是石头,没有一棵树,甚至没有一根草。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是古埃及历史上,最有名的女王。
哈特谢普苏特是新王国时期时期的女王,也是埃及历史上第一个女王,在距今天3500多年前的时代。
她的父亲图特摩斯一世只有一儿一女,女儿是同王后所生,儿子则是同王妃所生。
哈特谢普苏特是个绝色美女,才能超人。
相反,她的弟弟图特摩斯二世从小体弱多病,性格懦弱。
图特摩斯一世认为儿子没有掌握国家的能力,还很可能早死,不得不考虑让女儿继位。
但埃及从来没有过女王,大臣们都不会同意。
无奈之下,图特摩斯一世只得想出一个办法。
他让女儿哈特谢普苏特同亲弟弟结婚,成为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帮助国王执政。
姐弟通婚?
在中国人看来,这简直是乱伦、大逆不道。然而,这在古埃及很正常,也是传统。
作为王后,哈特谢普苏特发挥了自己的雄才伟略,以男人自居,将国家建设的非常强大富裕,人民将她视为神灵。
这一排都是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像,她很喜欢女扮男装,被塑造成为神灵。
可惜,结婚后没有几年,体弱的图特摩斯二世病死。
根据埃及传统,哈特谢普苏特就不能继续执政了。
她很有野心,不愿意放弃权力。
她就安排自己的女儿,同丈夫和妃子所生的10岁男孩结婚。
自然,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又是乱伦。
这个男孩就是新一任国王,图特摩斯三世。
哈特谢普苏特摇身一变,成为图特摩斯三世的继母和丈母娘(有些乱),继续操纵国家权力!
此时,她就是埃及慈禧。
人心不足蛇吞象,哈特谢普苏特在掌握实权的情况下,还想要一个国王的名分。
她联合僧侣,自称是太阳神的女儿,是神灵安排她下凡掌控埃及。
由此,哈特谢普苏特成为埃及第一个女王,统治埃及22年之久。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神殿,是她的宠臣大祭司森穆特费尽心血建立的。
古埃及人相信,神殿是联络鬼神界的渠道。
通过在神殿的祭祀,就可以让逝者得到安宁,让神灵满意。
这个大祭司森穆特,出生于埃及贵族家庭,从小就是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玩伴。
他们两人青梅竹马,感情很深,早就约定成为夫妻。
然而,图特摩斯一世国王出于政治目的,强迫女儿和儿子结婚。
由此,哈特谢普苏特女王被迫和情人森穆特分开,后者愤然做了大祭司,终身没有结婚。
两人最终相伴到死,却始终以君臣相处。
一说,电影《木乃伊》的故事原型就是他们。
卢克索的欧美游客,远远多于亚历山大和开罗。
欧美人认为卢克索才是真正的古埃及之城,不远万里跑来游玩。
看看这个大花臂的姑娘,双腿晒得通红,外面的太阳可毒呢。
萨沙也是穿的短裤,晚上双腿晒得通红,像个煮熟的螃蟹
好在我皮厚,不然恐怕得脱一层皮。
其实,卢克索的遗迹大部分都被毁掉了。这些遗迹毕竟三四千年前的东西,就算是石头制造,也很难保存下来。
这个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殿,也是根据历史的图样重新修复的。
第二站是卡尔纳克神庙,是祭祀太阳神和其他众神的庙宇。
卡尔纳克神庙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
对于古埃及人来说,他们认为一切都是神的旨意,神可以决定他们的生死和国家的兴衰。
所以,至少有50多位法老参加了神庙的修建,每人都修一些新的东西,以讨好神灵。
这样,神庙修建长达170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神庙,共占地24公顷。
卡尔纳克神庙在古埃及时代,是非常辉煌的。
不过,今天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的遗迹。
这些是以前巨大神殿的主子,高度都超过20米,直径超过3.5米。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以前的神殿有多么辉煌,非常惊人。
古代的时候,柱子上有着各种彩色的浮雕。
然而多年后尼罗河水暴涨,将神庙淹没一部分,柱子下面的浮雕全部都脱落了。
卡尔纳克神庙的气魄非常雄伟,人在这里显得非常渺小。
奇怪的是,这里的游客并不多,前后一共不过几十人。
这可能同前一天埃及的汽车炸弹爆炸有关系。
炸弹的爆炸点,距离萨沙居住的酒店只有1公里。
这个事件我们以后再说,它也是埃及人生活的常态。
这些方尖碑很有意思。方尖碑是古埃及的纪念碑。最初,它用于纪念太阳神,后来则也用来纪念国王、法老。
方尖碑一般采用一整块花岗岩制作而成,重达几百吨,上面刻有象形文字,介绍法老生平的伟绩。
卡尔纳克神庙的方尖碑共有2块,都是纪念上面所说的哈特谢普苏特女王。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在去世前,花费了7个月时间,从阿斯旺地区搞到了最好的石料,制造了2座方尖碑。
随后,方尖碑通过尼罗河运输了150公里到达卢克索,又花费千辛万苦的立了起来。
搞笑的是,女王死后,一直被她强迫在神庙做僧侣的图特摩斯三世,终于夺回了大权。
图特摩斯三世是个军事能力超群的国王,一生发动15次军事入侵,都获得了成功。
埃及在他的统治下,一举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强国。
该国国土第一次从非洲尼罗河畔,扩大到亚洲的中东和欧洲的希腊地区。
然而,对于继母强迫的发配生活,图特摩斯三世非常恼怒,下令将所有记录女王事迹的文字捣毁。
可惜,这两个方尖碑是立在神庙内。
图特摩斯三世怕触怒神灵,只好让工匠修建了几堵高墙将文字牢牢遮住,只露出一个顶端。
由此,因祸得福,这2个方尖碑反而保存最为完好,流传至今。
因高墙的保护,方尖碑上的文字也非常清楚。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自认为是太阳神的女儿,这2个方尖碑都是献给神的。
方尖碑上的文字为:伟大的太阳神,两片土地王座之主:他让我统治黑土地和红土地,作为一种奖赏,在整个土地上没有人反对我。所有异国他族都是我的臣民,他将天的边际作为我的疆界,太阳环绕的一切都为我劳作。他将这一切给予他亲生的人,他知道我将为他统治这一切。我确实是他的女儿,我服侍他,知道他所有的意旨。我从我父亲那里得到的赏赐就是生命、永恒和统治,在万物的荷鲁斯王座上,象拉神一样长久。
卡尔纳克神庙的遗迹众多,篇幅所限也就不多说了。
神庙的门口是一排排狮身羊面像,它们是神殿的守护者。
大家注意,狮身羊面像的胸前,都有1个小人。
这个小人是著名的埃及国王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第十九王朝的国王,也是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拉美西斯二世一生酷爱修建建筑物,也是卡尔纳克神庙的主要修建者之一。
拉美西斯二世也是埃及国王中的超级寿星,他在91岁才善终病死,创造了历史记录。
这是哈加格清真寺。
哈加格清真寺是13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埃及以后,修建的清真寺。
当时著名的卢克索神庙,已经被尼罗河的淤泥完全淹没了。
很多当地居民,直接在这里修建房子。
那么,阿拉伯人就在这块土地上修建了清真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直到近代,他们才发现清真寺就建在神庙上面。
更夸张的是,一些埃及居民直接在家里院子里面乱挖,把挖到的文物卖到黑市去。
埃及政府要想制止,对方义正辞严的回答“我家院子里的东西,就是我的”。
埃及政府后来痛下决心,从德国借来一批资金,把这些居民搬迁到其他地方,才遏制住了这种现象。
其实,卢克索神庙这里也出过大事。
1997年11月17日,6名恐怖分子在这里杀死了60多名外国游客和埃及导游。
这个事件重创了埃及旅游业,直到5年后才恢复过来。
卢克索神庙同卡尔纳克神庙大同小异,萨沙不发图了。
两个景点玩完,也到了中午了。
我坐船去吃午饭,要经过著名的尼罗河。
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依靠它每年的泛滥,保证始终都有最肥沃的泥土。
埃及人依靠这些土地,保证了农业的高产量,才形成了古代埃及璀璨的文化。
有意义的是,纳赛尔修建了阿斯旺大坝以后,尼罗河就不再泛滥了。
当年对于阿斯旺大坝的评价多是正面,认为它制止了尼罗河造成的水灾,还提供了埃及工业建设的电力。
最近20年,埃及水利专家多对阿斯旺大坝持保留态度。
这是因为:阿斯旺大坝对于尼罗河生态有着毁灭性的破坏,而且是不可逆转的。
尼罗河非常宽阔,也很美丽。
在卢克索这一段,尼罗河虽然没有长江、亚马逊河这么宽,也相当了不起了。
谁都知道,尼罗河一直都是有鳄鱼的,阿斯旺大坝修建以后鳄鱼就彻底消失了。
阿斯旺大坝造成的生态灾难有很多,其一是导致原本土地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被迫大量使用化肥(因为尼罗河不泛滥了,土壤变得贫瘠甚至盐碱化)。
今天,这里竟然是全世界使用化肥最多的地方,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同时,阿斯旺大坝还导致尼罗河的水量急剧减少,水质也大为恶化。
滥用化肥导致的水生杂草蒸腾,以至于损失的水量,就达到可灌溉用水的40%。
至于包括沙丁鱼等大量水生动物的灭绝,就是不起眼的小事了。
一位埃及学者的名言:“建造阿斯旺大坝的埃及总统纳赛尔是位伟人,但是下决定炸掉阿斯旺大坝的人,要比纳赛尔更伟大。”
下午顶着大太阳,去卢克索最著名的景点帝王谷。
这次是萨沙的超级失策,竟然在中午大太阳下去这种地方。
我没当场中暑喷血倒下,就是命大了。
帝王谷名气大,实际上真没有什么可看的东西。
我们从头来说,帝王谷是古埃及新王朝时期18到20王朝(大约从公元前1539年到公元前1075年)时期的法老和贵族主要陵墓区。
目前发现至少60多位法老的陵墓,包括图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二世、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等最著名的法老。
其实,埃及人比中国人更会盗墓。
萨沙听一个考古的同学说,时至今日,陕西、河南境内的大小古墓,基本都被盗窃光了。
其中大部分古墓,都是改革开放以后被盗掘的。
而埃及人,比中国盗墓贼还要牛的多。
开罗地区的法老的墓,早在千年前就被挖空了,连木乃伊都不知去向。
而卢克索的这些国王们很聪明,他们没有将木乃伊和陪葬品放入金字塔内。
在帝王谷这种鸟不生蛋的地方,他们秘密修建地下墓穴。
大家看,这就是其中一个国王地下墓穴的结构图。
注意忽略埃及小伙那只黑手!
盗墓贼做梦也没想到,国王会把陵墓放在这种地方。
周边的居民,因陵墓都在地下,对此也一无所知。
直到19世纪,根本没有人发现过帝王谷。
从19世纪开始,法国人、英国人、埃及人才开始系统的发掘帝王谷。
这样一来,绝大部分文物都进入了各国博物馆,而不是盗墓贼的腰包里。
帝王谷最有名的墓穴,就是图腾卡门的陵墓了。
图坦卡门是个默默无闻的国王,死的时候才19岁。
1922年英国人霍华德·卡特对图腾卡门陵墓的发掘中,发现了5000多件珍贵的陪葬品,包括一些无价之宝。
整个世界的人,基本都知道图腾卡门的诅咒。
在他的陵墓里,有一行象形文字,写着“谁扰乱了国王的长眠,死神将张开翅膀降临他的头上。”。
之后的几年内,参加发掘的二十多人先后死去,死因离奇,有的是病死,有的则是各种意外。
有意思的是,挖掘工作的负责人霍华德·卡特却未受到影响,最终在60多岁善终。他认为诅咒是无稽之谈,报纸哗众取宠的噱头。
不过,现代一种观点认为,图腾卡门的陵墓里面可能使用了一种具有放射性的涂料。
这种涂料可能造成人体的隐形伤害,导致一些身体较弱的人患病,甚至死去。
图腾卡门的陪葬品,基本全部都运到了开罗博物馆。
他的木乃伊倒是还在这里,但不允许参观。
这些陵墓并不大,也算不深,同中国皇帝的地宫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这些壁画还是非常精美的。
埃及小伙说这些都是一些神话故事,讲述阴间和天堂的事情。
埃及传说,人死后会乘船渡过死亡之河,所以需要为死者带一些金钱,作为船费。
这些风俗,同埃及人留有木乃伊是一样的。
他们认为只要阳间的肉身保存,灵魂就会永远存在。
就现代科学来说,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提取木乃伊的DNA克隆出另一个人来。
由于历史过于久远,本来五彩斑斓的画,色彩都脱落了。
帝王谷如此重要的地方,保护并不严格。
每个陵墓里面只有一二个埃及老头发呆,你完全可以撬几块壁画带回去。
萨沙老乡那个孩子,能够在卢克索神庙刻上“**到此一游”,也就是这个原因了。
这样折腾下去,恐怕这些古埃及遗迹也支持不了多久。
在卢克索最后一个节目,就是乘坐热气球了。
当时的宣传词如是说:赶在天亮之前出发,在热气球上欣赏帝王谷的日出美景,整个卢克索的遗迹就在你脚下,感受空气中浓浓的古埃及气息,同时满足对天空和对历史的向往,没有比这更奇妙的方式开始新的一天了。你可以在天空中看到公路两边的帝王谷和王后谷,伟大的女王神殿和哈布城都是那么渺小。
为了坐这个玩意,萨胖可以摸黑一大早起床的。
到了这里,我突然尿急,询问埃及小伙哪里有厕所。
小伙愣了一下,指了指傍边的草丛。
同来的大姐也要找厕所,小伙还是同样指了指那个草丛。
算你狠。
搞个热气球而已,需要这么夸张吗?
卢克索的热气球是很稳的,比直升机还要稳得多。
当然,前提是:没有风!
一旦有风,热气球就不太安全。
热气球不是飞机,一旦被大风吹,根本就降不下来。
太阳初升的尼罗河。
5000年的时间,一切都变了,这块土地不知道换了多少主人,尼罗河却没什么变化。
即便修建了阿斯旺大坝,尼罗河一样静静地流淌。
写到这里,想起了《无间道3》里面陈道明的一句名言:往往是事改变人,人却改变不了事。
确实,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人类自认为可以改变一切,最终也只是适应大自然罢了。
这样看女王殿,是不是感觉更好一点。
萨沙这次坐完卢克索的热气球以后,才看到一则新闻:2018年,埃及古城卢克索热气球坠落1死7伤,中国大使馆曾提醒游客谨慎乘坐。
更夸张的是,这还不是第一次出事。
2013年,有19名外国游客因气球起火遇难。
2016年,22名中国游客在气球坠落事故中受到轻伤,当时埃及曾暂停了热气球飞行。
埃及小伙,下次来中国,我活活撕了你。
这就是埃及的农田了。
这里多说一句,对于埃及农村的看法。
我们最终就是降落在这些农田里,立即有大群小孩上来要钱。
之前埃及小伙告诉我,不要给钱。因为只要你给了一个,其他人都会围着你,不给钱不让你走。
而这些小孩都是附近村子的,埃及小伙在这里也不敢乱说话,不然会被当地村民打。
这些小孩,确实很厉害。
他们不断的围着我们这群各国游客要钱,好在还没有强行索要。
驾驶热气球和运我们回去的埃及旅游官员,都是埃及政府的人,却也只能口头对他们劝几句。
这些小孩肆无忌惮,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在车子离开的时候,一群小孩挡在路中间慢慢走,开车的官员连喇叭都不敢按。
结果车子开了一段,发现有辆牛车还是马车拦在路中间坏了。
司机没办法只能调头,想穿过一个村子开走。
结果,村口有人拦路,不管你怎么说就是不让过。
车子只得又原路返回,等了半小时,直到牛车修好。
在我们看来,一个村子这么牛逼,连政府的官员都像孙子一样。
埃及小伙不以为然:我们国家的农村就是这样,都是地方族长、教长说了算。政府的命令,在这里是废纸一张!
埃及目前百分之七十几的人,都是农民。
而埃及农村的现状,大家通过这张图就看得很清楚了。
田地里面还是耕牛,田间小路是毛驴车。
今天埃及农民,除了使用化肥以外,耕作方式同古代也没什么区别。
该国还人多地少,可耕种面积只有国土的4%,能富裕就有鬼。
近年来,埃及粮食自给率仅有50%—60%,每年要从国外进口数百万吨的口粮。
即便如此,埃及仍有30%以上的人口,处于饥饿与贫困之中。
这次也算接触到埃及的农村了。
个人感觉阿拉伯农民有很多问题,比中国农民问题要严重百倍。
阿拉伯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恐怕就是在农村。
卢克索的旅行结束了,下一站就是美丽的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