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妈,我买了房子,准备嫁人了”“你怎么不先给你弟弟买?”
章小姐,过年前刚满的30岁,这种年龄,在沿海城市未婚,不算太奇怪。地域越发展,经济越先进,人们越忙碌。大家都面临着生存与竞争,也没有多少人有那种闲情逸致关心她一个小白领的终身大事。再者说,像她这样忙于工作耽误了终身的年轻人,在当地也实在太多了,根本排不上受人关注的理由前十名。
可在她的家乡,人们的看法就不同了。她是从农村出来的女孩子,中专毕业便离开了家乡在外闯荡。没有任何关系与助力,靠着自己的拼劲、吃苦耐劳再加上自学也算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空。在大城市的这些年,她白天上班,有时间的话就到处兼职,挣的钱如果只是维持自己的正常开销的话,绰绰有余。
但之前大概6年多的时间之中,她都过得紧紧巴巴,因为钱大部分都寄回给自己父母补贴家用去了,她弟弟原本成绩就远不如她,可家人还是决定放弃她,将读书的机会留给了儿子。就连后来她弟考了个三本,全部4年的学费都是姐姐提供的。
为了自己这个家与家人,她在外飘泊多年,都没有时间与精力找男友谈恋爱,逼得自己忙得团团转,成为了一架赚钱的机器,可在父母那里看来,却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他们不会关心自己女儿在外面过得好不好,有没有按时吃饭休息,身体怎么样,上班辛苦不辛苦,有没有找到感情上面的归属,打电话就只有一个原因:问她要钱。
不说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开支,光是她弟每年一万的学费外加生活方面的需求,全是自己姐姐供应的。那些年,她真的每天都要想方法赚钱,但留在手中的,就只够租个简陋的房间、留点生活费,就连买件衣服、吃点零食的钱都没有。
直到7年前,她弟弟毕业参加了工作,她肩上最大的一部分压力才暂时缓解了。虽说此后还得经常往家里汇钱,好在自己事业也算发展得比从前好些了,收入增加,多少也能留下些钱了。
如今30岁的她,也早看清了自己在家人心目当中的地位与作用,知道未来得靠自己。在没有告知他们的情况之下,她将自己多年存下来的钱在老家小县城买了个小房子,准备不再在外打工飘泊了,回来找个人家嫁了,过上普通人的日子。
今年回家过完年,见女儿迟迟不动身前往外地打工,她母亲觉得奇怪,便开口询问。章小姐听了之后觉得时机也到了,就笑着跟她说:“妈,我买了房子,准备嫁人了。”“你怎么不先给你弟弟买?”她母亲开口说的便是这样一句,接下来,父母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开始质疑她不出去打工,没了收入以后怎么养活弟弟、让他好好生活结婚成家起来?
三点老师讲解:
有一种被从小灌溉的理念,叫做身为人家的长女,就得自愿担负起帮扶家庭、孝敬父母、养育弟弟的责任。不止是章小姐,应该还有许多女子都是在这样一种理论当中默默长大的。她们以牺牲奉献为己任,无怨无悔,面对父母的偏心没有半分怨言。
其实责任与义务与权利及享受是相辅相成的,父母之于子女、儿女之于父母都是一样的。在家庭经济不允许之时,要求家中长女帮着养家糊口就算不属于太过分,可在自己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工作之后,还将他未来的幸福,全都压在自己女儿头上,无论如何说,都太过分了。
像这种要求,章小姐没有义务再答应,该为家人做的事情,她已经全都做到了,今后过好自己的生活、尽好自己的本分便行,不要一辈子被家人绑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