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龄剩男越来越多?被这3个原因所害
在爱情“剩”世的时下,“剩女”话题风行一时,不过,所谓这“剩女”问题多少有点“伪问题”之嫌,也有“建构”之痕迹。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把沉默的“剩男”真问题、大问题给掩盖了。一起来看看爱情“剩”世下的“剩男”背后的真相。
没有房子,就没有女朋友
在物质主义的当下,女性选择伴侣的条件越来越现实,对于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有房有车,最好还能有一定数额的银行存款,没有房子就没有车是不可以谈的。在面包面前,爱情显得脆弱。
许多人都知道回到宋朝会是什么样子。在宋朝,男人“吃软饭”很受欢迎,而女人愿意嫁给更多的嫁妆。然而,女人重视丈夫的经济状况,至少为未来的生活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男人的压力是很大的,尤其是刚出校门要创业的男孩,还是家庭条件不那么富裕的男人,一定要依靠自己。她们往往在条件不那么优越的时候会有一种自卑感,在择偶的过程中,首先把自己的地位放低一些,而女孩子又没有足够的自信,“自卑感男”慢慢变成了“剩男”。
然而,自信的男人让女人感到安全。女孩往往有恋爱恐惧症、婚姻恐惧症,有些会很严重。所以,在男人的自卑感更强的同时,他在女人面前更抬不起头来,更难以吸引异性的目光,所以所谓的“剩男”是不可避免的。其实只要男生有自信,就会让很多女生有依赖性。在两性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中,男人相对强壮而女人相对弱小是很自然的。自信,让女人觉得你有安全感,给她承诺,让她看到未来,对未来有信心,对你有信心,这是解决“剩男”问题的最大保证。
结婚是为父母,还是为自己?
很多男人觉得在成家之前需要先成家,所以他们忙于事业,很少有时间找伴侣,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成家。但是父母在家里却看不到过去。想到父母的孙辈们越快越好,便请亲朋好友帮忙介绍,更会主动帮自己的孩子报名参加相亲俱乐部,或强迫自己的孩子跟自己去相亲。
目前,大多数适婚人士都是80后,而80后的一个特点就是缺乏责任感。高考,找工作,80后许多好孩子都被安排在父母的期望生活中,直到找对象的日程上,父母仍然是孩子的风向标,一方面也造成了很多80后对父母的依赖。
当谈到结婚和组建新家庭时,许多80后仍然没有信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结果,要么父母想结婚。但很多现象表明,很多80后在结婚后又发现矛盾重重而闹离婚,或至今还是单身,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像现在有的富二代、富二代的官员,更依赖家庭,不少也有留学背景,回国后年龄不小,大多安排根据父母相亲联系。
结婚的生活,是为了生活,结婚,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父母。如果为父母结婚,只会导致婚姻生活不幸福,强扭瓜不甜啊!
千挑万挑,挑成“ 剩男 ”
女人选择男朋友,男人也选择女朋友。更好条件的男性朋友,有很多要求未来的女朋友,外观和内在都想,还是问家庭情况想通过,总之要问对方,自己等于门,最好是材料方面非常优越,可以让自己少奋斗很多年。在男性选择的时候,男性朋友把自己选为“剩男”。而条件一般的男性朋友,对女友也会有要求……因此,出现了一种社会现象,男人的素质变成了剩男,一般的男人也变成了剩男。
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现在拥有的不是最好的,下一个会比现在更好,所以他们会骑着公牛,寻找马,总是等待下一个。其实爱情不是生意,只要感觉对了,因为不管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会有下一个,下一个是什么时候没人知道。千万不要让自己在选择中成为剩男,否则以后好女人就被挑选出来。
由于剩女地位的“优势”,她们拥有较多的话语权,也因此不奇怪,媒体、影视、大众传媒中不乏这样那样的剩女话题,这个不成为社会问题的问题也时时被“建构”出来,并由此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而那些没有话语权的不幸的广大剩男们就只能沉默了。
剩男是沉默的大多数,因为沉默所以被社会所漠视,因为沉默所以被社会所遗忘。但他们不会在沉默中消亡,他们会在沉默中爆发。社会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剩男这个即将爆发的大问题。这个大问题最为值得人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