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为了看栗娜,谁还看《精英律师》呀!王启年也拯救不了这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60
导读

关于国产剧非得要把男一、女一安排成CP关系的恶俗套路,之前在庆余年的剧评中就已经提到过了。 而霸道总裁精英律师确认为这是个有天赋的好苗子,得耐着性子亲手栽培,有事没事就跟在后面擦屁股。 …

我承认,原本是冲着王启年去看的《精英律师》。

本来一早想好了标题:王启年穿越成精英律师,滕子京和朱格成了他的客户……

结果看着看着,就被栗娜给圈了粉!

第一次为了女二号而坚持看剧!

第一次强烈要求女二号和男一号在一起!

究其原因,可不只是馋栗娜的身子(划掉)套裙,是因为整部剧就只有栗娜像模像样是个职场精英。

别说漏洞百出的法律内容,就说“王启年”和罗槟之间尴尬的斗嘴,像极了南三所打叶子牌的老宫女的日常。

但栗娜就不同了。

为何人人都爱栗娜

职场中我们最喜欢的同事,未必是哪个某方面能力特别突出的,而会是那个让人如沐春风的人。

如沐春风,在职场中可是个极高的评价。

这意味着她具有极高的情商。与人相处能拿捏好分寸,也不会把情绪带到工作里,更重要的是,她一定具备强大的协调能力,可以妥善处理好与各方的接洽。

而栗娜就是这样的存在。

一身身精致的套裙展现出玲珑曲线,就像是在用女人如水的柔情扮演律所的润滑剂,调节着罗槟、何塞以及各种客户关系、同事关系。

以罗槟这种有些嚣张跋扈的霸道总裁性格,这样一个近乎帮他“擦屁股”女秘书可是通往成功的重要助力。

更妙的是,尽管栗娜身材傲人,走路时那腰肢的摆动也像是故意走出风情万种,偏偏看到那张脸时就没了桃色妖媚,反倒是一脸冷静和干练。

这样的女性,可谓尤物。

那有条不紊、处变不惊的素质更是把秘书的专业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别说罗槟是金牌律师,秘书的活儿他还真干不过栗娜。

这样近乎完美却没有自带外挂的女性,就是普通女孩能努力达到的最好状态。所以不仅男性观众喜欢她,女性观众照样爱得不得了。

不止一次看到网友说,追《精英律师》的动力就在于想看栗娜的感情归宿。

被栗娜秒杀的女一号

翻拍自《金装律师》的《精英律师》,人物框架沿用了美剧,唯独把“知名律师VS天才助力”的主角配置从男男改成了男女。

关于国产剧非得要把男一、女一安排成CP关系的恶俗套路,之前在庆余年的剧评中就已经提到过了。

传送门:《庆余年》的女人们:如果李沁来演范若若,剧本又该如何改编?

而到了《精英律师》,这种CP档俨然变成了“养成恋爱游戏”。

一个熟背法律条文、正义感强烈的女主角,仗着自己熟背法律条文、正义感强烈,顶撞上司、顶撞男友、顶撞客户、顶撞……只要有机会就能顶撞。

而霸道总裁精英律师确认为这是个有天赋的好苗子,得耐着性子亲手栽培,有事没事就跟在后面擦屁股。

戴曦这样的认真而自以为是的性格,如果在现实职场中,别说工作顺遂,就是试用期也过不了。

因为当她执着地坚持自己的正义、搬出熟记条文的技能时,就仿佛在嘲笑他人的无能、斥责别人不够正义。而事实上,仅凭她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把事情做圆满。

所谓眼高于顶的职场新人大学生,大概就是戴曦这个模样。

但问题是,这都2020年了,编剧怎么还在用20年前的套路?

职场剧的落后套路还要用到几时?

不论是翻拍美剧的《精英律师》,还是翻拍日剧的《不负时光》,但凡国内要拍个职场剧,就喜欢把主角定位在职场新人上。

但凡是个职场新人,一定是专业知识/书面知识扎实、道德高尚、横冲直撞的形象,并且会从任劳任怨讨人嫌发展到扭转乾坤获得大家的认可。

我们就不说翻拍或抄袭剧情时,不符合国情的地方。

但凡编剧正经去上过一个月的班,也不会认为现在的职场新人还是那副刻板模样!

20年前,互联网尚未普及,大学生还吃香,天之骄子初出茅庐,可能会认为前辈们不懂现代化科学理论。一上手工作,说一些自认为有道理的书本知识,不给前辈留面子,倒是有可能。

再往前20年,就像《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辉刚进工厂,书呆子模样别说横冲直撞了、不被“没文化”的一线工人排挤就算不错了。

而如今互联网发达,不需要等工作了才来了解职场。更何况,学校里那么多社团活动、实践活动乃至提前一两年的实习,“愣头青”的职场新人早就成了珍惜品种了。

哪怕有冲撞领导、直抒己见的,也不会是戴曦这种似乎忌惮地张牙舞爪。

还有从爆炸头到离子烫改编发型,“不良少女”从良记,几乎也是20年前的桥段。如果我没记错,《公主日记》之类的影片中有,只不过人家是正儿八经从野姑娘转身走进正式场合。

但戴曦可是在咖啡店打工的。讲道理,管理专业的咖啡店也不会员工蓬着头发的。

刻意加入一个已经过时的桥段,真是难为缺乏职场经验的编剧了。

倒不如学学《律政俏佳人》、《美女上错身》,都有初入法律界的转变,但绝对不是做一次离子烫而已。

很多时候,服化道做得再考究、演员再多老戏骨,也抵不上缺乏生活经验的编剧,写一部人物立不住的故事。

连美国好莱坞也却优秀编剧,在国内更是如此。

要评价编剧功力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能否让观众理解角色的所作所为。

但凡观众问一句“这人到底在干啥/想干啥/凭啥”就说明,编剧无法塑造出一个正常脑回路的人。除非你写的就是怪人,否则,只能说是功力不到家了。

希望今后的职场剧,都能请有真实生活经验的编剧来创作。

15天交稿的活儿,莫说是影视行业的超负荷工作,就是想要内容切合生活/行业逻辑,恐怕也难以做到。

你说是吗?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36403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